•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潮剧名旦姚璇秋:为潮剧奉献余生 努力培育传承人

2020年10月19日 15:2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姚璇秋。南方日报记者 仇敏业 摄
姚璇秋。南方日报记者 仇敏业 摄

  潮剧名旦姚璇秋:为潮剧奉献余生 努力培育传承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察看了非遗文化传承的情况,我心情激动万分。”10月1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潮剧名旦姚璇秋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她会不遗余力,为潮剧奉献余生,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我这一生都属于潮剧。”聊起从事了70多年的艺术,姚璇秋满怀深情。应邀演示起潮剧身段,今年86岁高龄的她仍神采飞扬,举手投足间仿若窥见当年舞台神韵。

  潮剧,又名潮州戏,是用潮州话演唱的古老地方戏曲剧种,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姚璇秋是新中国成立、潮剧废除童伶制后的第一代女旦,于2010年获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潮剧多年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姚璇秋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潮剧开始改革,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涌现许多好剧本。她由此遇到第一个启蒙戏《扫窗会》。

  该戏是潮剧经典剧目,戏中有一幕是女主王金真面对无法相见的丈夫,内心苦闷,感叹了一句——苦啊。就这短短两个字,她足足练了8个月,“我常常对年轻人讲,功不唐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成功的出演,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排练。”

  从《扫窗会》《荔镜记》,再到《江姐》《万山红》,姚璇秋塑造了一系列不同性格、横跨古今的舞台人物形象。她所在的潮剧团到北京演出,京剧大师梅兰芳观看后挥笔写下“雅歌妙舞动京华”7个字相赠;到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演出,也受到潮汕籍华人的热烈追捧。

  早在1959年、1961年,她就尝试“触电”,分别拍摄了《苏六娘》和《荔镜记》两部潮剧艺术影片。在影片中,她成功塑造了苏六娘和黄五娘两个古代少女的形象,讴歌古人追求婚姻自主的勇气。影片发行至海外,让更多人从荧幕了解潮剧。

  如今,姚璇秋已退休20年,但她退而不休,一直关注潮剧界的最新动态,致力保护好、传承好这一有近600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从2003年起,她就“以戏带人”,从身段、唱腔等各方面,毫无保留地传授《扫窗会》,开展潮剧传承工作。

  “只有培育好新一代传承人,才能守住这门艺术。”在姚璇秋看来,传承是根,只有把根保住了,才能谈创新和发展。

  姚璇秋认为,现代年轻人更看重潮剧演出的舞台效果,灯光、服饰等各方面也变得重要起来。“潮剧正在不断创新、发展,以前一条板凳,三四个演员,撑起千军万马一台戏的情况,不复存在。”

  这名曾被誉为“凡有潮音的地方,无人不闻姚璇秋”的潮剧名旦十分渴望,潮剧能俘获更多戏迷,“我们也要向兄弟剧种汲取营养,互相交流才能有所促进,弥补当前地方剧种存在的不足”。

  南方日报记者 沈丛升 徐子茗

【责任编辑:徐文欣】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