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莆田:内外兼修,释放乡村治理效能-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侨乡莆田:内外兼修,释放乡村治理效能

2020年12月23日 14:39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内外兼修,释放乡村治理效能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黄益通

  乡村治,百姓安。莆田市委书记刘建洋指出,莆田要结合“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探索推进“综治+”市域社会治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努力创建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现代化文明乡村;要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提前谋划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党建引领 幸福家园正舒展

  “岱峰藏秀,蒜溪卧龙。侨邑繁华,别具特色。”于静谧的冬日里走进涵江区江口镇东大村,沿着滨水绿道漫步前行,日光穿树,睡莲依依,村舍巷道四通八达,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秀丽山居图。

  东大村位于兴化湾畔、大帽山下,下辖2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拥有常住人口1786人、旅居海外侨胞3000多人。其历史之长,素有“福泉古驿道,入莆第一村”的美誉。

  19日清晨,起了个大早的东大村村主任姚国强拎着钥匙,来到位于东大村东源76号的丰隆大厝,他打开门,院前屋后巡视了一圈,确保卫生情况良好、建筑无损坏。丰隆大厝俗称“百廿间”,建于1926年,是当地一处规模较大的古侨居,也是姚国强的“责任区”。近年来,东大村对村内30多栋百年古侨居进行修缮加固后,辅以清扫整理,并派驻党员干部进行日常维护。不仅如此,东大村还开展“清洁家园”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以党员“三亮”工程推动村民房前屋后卫生责任“三包”落地,形成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全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东大村并非“天生美丽”,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不断转变身份,为村民搭建议事平台,将如何“修炼美丽”的主动权交到村民手中,共同探讨出一条向美向好之路。在具体实施中,有些村民瞻前顾后,村内的党员干部便带头,拆了木棚清理杂物,种起花花草草,再安上统一样式的竹篱笆,效果一出,村民纷纷响应。

  坚持法治为基,方能保证乡村治理有章可循、乡村振兴有序推进。东大村根据侨乡特色,设置涉侨调解站,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民主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确保村自治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向良性发展。

  如今的东大村,已然成为莆田乡村旅游的一颗明珠,年客流量突破50万人次。2016年,东大村获评福建“最美乡村”,2018年被确立为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2019年12月,东大村还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全国乡村振兴治理示范村”。

  乡村治理,关键在人。去年起,莆田在全市范围内创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10个“书记领办”党建创新项目,打造50个基层党建示范点、100个“五星级”基层党组织;每年培训乡村振兴领导、业务骨干、村干部1000多人次,同时,通过开展任职培训,培训村(居)委会成员4000多人次,提升村务工作者履职能力,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平台效应 国企牵引激活力

  14日下午,一场村民代表大会在秀屿区平海镇江堤村召开。会前,村党支部书记黄祖荣算了一笔账,以100亩土地为例,年租金每亩900元,5年就有45万元的租金收入;没有土地的村民,还可以选择到地里帮忙,日结80元,收益可观。

  40分钟后,30多位村民代表通过了方案:流转村里近千亩闲置土地,出租给莆田市中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规模种植业,带动农民增收。

  江堤村是革命老区村,背山临海,位置偏远。这千亩良田,是如何被中天农业“发现”的?

  “壶兰乡村”功不可没。作为全省首个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平台,“壶兰乡村”涵盖了土地流转、农机农资共享、综合电商、乡村文旅、放心食品供应、“党建+”乡村邻里中心、科技特派员等多项服务内容。

  “壶兰乡村”平台负责人林威告诉记者,闲置土地通过拍照、测量,了解土壤性质等后,第一时间将待流转土地信息录入“壶兰乡村—土地流转”平台,供有需求的农业企业前来“采撷”。

  “土地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平台为桥梁,推动土地流转,达成农民、企业的双向选择,实现‘土地增效、企业增产、农民增收’三赢。”林威说。

  农村电商从无到有、快速勃兴,为偏远乡村搭起了广阔的交易平台。对农民来说,它最大的优势在于直接连通山海之外的消费新市场,“壶兰乡村”就是这样一座“桥”,通过它,以往“藏在深山无人知”的特色产品进入城市人的餐桌,山珍“换”海味的同时,丰富的市场信息也能直达农户。对消费者而言,只要轻点手机屏幕,进入“壶兰商城”,即便相隔千里,依然能够采买到最正宗的莆仙味。

  村企联手,是乡村夯实治理基础,发展“微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6月,莆田首个“党建+”乡村邻里中心在秀屿区月塘镇东潘社区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壶兰乡村”平台的线下服务站点,邻里中心“农特产品展销室”也同期开张。

  “发掘当地农特产品,问需在外莆商,借势向外推介展销莆田本地山海产品、旅游资源等,帮助农民打开销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莆田市振兴乡村集团县区公司负责人谢静海说。不止于此,他们还致力于推进农产品上行供应链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同时,着眼农产品“有产无量”“有品无牌”的问题,做好农产品归集管理、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创响一批“土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以此模式,预计将在明年实现全市每个乡镇都建设一家‘党建+’乡村邻里中心的目标,到2022年前,在全市打造200个乡村邻里中心,激发乡村繁荣发展活力,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谢静海说。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