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改造 让江门百年华侨古村再现繁华-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活化改造 让江门百年华侨古村再现繁华

2020年12月24日 13:2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聚焦

  旧街区升起烟火气,新网红“圈粉”老街坊 活化改造让百年华侨古村再现繁华

  麻石巷、青砖墙、铜质画,修葺一新的华侨屋旁,一丛碧绿青葱的嫩竹规整笔挺,远处的小花探出头来……闲步在清晨江门蓬江区启明里,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旧街老巷。及至商铺开门,游客渐多,烟火气复苏,直至晚上也一片流光溢彩。

  经过活化改造的启明里,在保留原有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时尚的元素,滋养出底蕴深厚的“网红”商业街区。新游客慕名而来,老街坊拍手叫好,启明里正以老城新生的姿态,继续谱写华侨特色文化曲。

  修旧如旧让老建筑焕然新生

  启明里是江门市城区13个百年华侨古村落之一。1914年,华侨黄黎阁在此首建启明楼,片区由此得名“启明里”。往后,归侨陆续在启明里购地建房,人气逐渐鼎盛。这里记载了江门曾经的辉煌,曾是侨胞魂牵梦绕的故乡。

  75岁的刘锦波曾是启明里的住户,他在1997年搬离这里。他回忆,启明里荣景不再,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当时的原住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而陆续搬出。启明里多数老宅像刘锦波的祖屋一样,由于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有的甚至被鉴定为危房。

  多年来,启明里的保护和活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去年,当地政府全面启动启明里历史文化街区活化试点建设,广场建设、“三线”下地、巷道维修、交通优化等工作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启明里通过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社会投资,打造内涵厚重、特色鲜明的精品历史文化街区。

  “民生为先、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留住乡愁”,是白沙街活化改造启明里所秉承的理念。比如,为保留建筑物历史韵味和居民原生态生活,白沙街对首期22幢建筑外墙及雕花进行修复和打磨时,按照保护历史建筑风貌完整性的原则,对建筑外墙、门楣雕花等部位按照原风貌、原结构、相近工艺保护性修复。

  看到改造后的华侨屋如此亮丽,原住户娴姨表示,希望政府日后也可以改造她当年住过的旧屋。

  “流水不腐,注活启明;优文商业,民心所向。”这是刘锦波重游故地写下的诗句。如今,20多家饮食、文创类商铺入驻启明里,吸引不少“吃货”“玩货”前来光顾,街区商业活力持续提升。国庆期间,启明里还作为“蓬江区文旅嘉年华暨精彩夜侨都消费节”其中一个活动点,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

  江门非遗文化展览体验馆将落户

  活化改造有“面子”也有“里子”。除了保留古建筑风貌,在商业业态上走出新路外,江门在保护启明里的华侨文化上下足了功夫。

  “启明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如启明里的建筑背后都承载着很多历史和故事,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是历史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白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启明里按照“一户一故事”原则,发掘并讲好“秀才屋”“黄金屋”“西雅图报纸屋”“和乐屋”等老房子故事,还按照“一巷一主题”原则,打造“时光巷子”“囍贴巷”“万家灯巷”等网红巷子。

  “原屋主是来自新会会城尚书坊的何老先生,曾是名动一时的秀才。”“两座百年老屋,是屋主父亲在美国打拼多年的心血。”……在启明里可以看到,不少华侨屋的故事都记载在屋前的门牌上,供市民了解。接下来,启明里还将陆续发布老屋故事的详细版,并在老屋门前放置二维码,届时游客扫码就可详细了解房屋与主人的故事。

  73岁的谭学深曾在启明里居住过30多年,但他当年并不清楚周边华侨屋的历史。直至白沙街深入挖掘启明里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包括谭学深在内的一大批原居民才得以了解启明里的底蕴,游客也得以品读侨乡文化韵味。

  日前正式实施的《江门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更是为启明里传承弘扬侨乡历史文化注入强心剂。据此条例,江门市非遗文化展览体验馆将落户启明里。

  启明里作为重点文创工程,接下来还将整合江门市及周边其他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同时,游览参观路线末端计划设置文化体验广场,以绿化景观和文化艺术雕塑为主,结合周边的体验商铺,打造一系列非遗文化体验设施,如“铜虾”制作、亲子“宫灯”作坊等,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体验。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