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无阻银信回乡 华侨弘扬爱国之心-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战火无阻银信回乡 华侨弘扬爱国之心

2021年10月18日 11:15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战火无阻银信回乡 华侨弘扬爱国之心

  1944年6月9日一封银信由美国纽约挂号寄出,6月10日纽约检查封条,途经驼峰航线、重庆,1945年4月5日到达台山。然而,因台山沦陷,信被退回,直到1946年11月9日,广州邮局写上批条再送台山交给中国银行台山分行。

  在台山市三益银信博物馆,一个写满了邮路历程的银信信封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是一封走遍了千山万水、经历了2年5个月才送达的银信。邮路曲折漫长,经历了台山从沦陷到抗战胜利。

  银信收藏家李柏达表示,抗日战争时期,银信邮路发展曲折,常出现刚确定了一个邮路站点,很快就被战火侵袭,失守沦陷,但这并不能阻止海外华侨关心家乡、支持抗日的赤子之心。

  A 母子同心

  将80岁祝寿款项捐给祖国支持抗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华侨为了援助祖国抗战,守卫家园,纷纷慷慨解囊。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台山历史文化集》丛书中记述,从1937年到1945年,全美洲华侨共捐款6000多万美元。让人敬佩的是,即使是华侨中收入较低的群体里,仍有很多人积极支持抗日,他们拿出血汗钱,甚至分文不留给家人,而家人对此也十分支持。

  旅美侨胞李耀池的母亲将过80岁生日,省吃俭用的他早早备好款项。但在得知祖国陷入战争时,他内心十分焦急。就在这时,母亲要求他把钱捐给祖国,为抗日战士买药品及棉衣之用。为此,李耀池给时任台山县县长黄启光寄了一封银信,信中表示:“近日家母表示……目前报国刻不容缓,况且将士受伤,亟待救济。前方士兵寒冷,宜用棉衣抵暖,千祈将祝寿之款节俭,捐为救国之用……”

  抗战期间,台山华侨还踊跃认购国民政府发行的救国公债,捐献大量战时物资等。李柏达介绍,华侨先国后家,对于国债的发行几乎倾囊购买。华侨伍丹谷为了支援祖国抗战,毅然将节衣缩食的积蓄全部购买救国公债。两手空空的他随后去了一家洗衣馆做洗衣工,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勉强维持自己生计的同时,还要应对妻子女儿寄来的催要银信的来信,面对妻女“食不果腹,无钱上学”的困境,他也只能回信温言宽慰。最后,伍丹谷为了实现报国梦想,毅然应征入伍,加入中国战场杀敌,浴血奋战。在伍丹谷的故里,台山市冲蒌镇官窦龙华里,还有老人记得伍丹谷凯旋时受人欢迎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五邑华侨目睹祖国山河破碎,大批同胞遭受日军残杀,拳拳爱国心难以自抑,有的捐钱物给祖国,有的亲自奔赴抗日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一切。在一封大约1938年寄回台山县台城西茂林村的银信中,李璇旺鼓励家人国难当头不应该只想着怎样逃难:“凡属中国之人民,自应俱(具)百折不挠之精神,以为政府之后盾,本无规避之可言。为父母者,勉其子,为妇者,劝其夫,从军杀敌,以卫社稷;男儿以身许国,战死沙战(场),则英雄有用武之地……”他痛恨自己旅居海外,未能立刻回国效力沙场,只有奋笔疾书,给家乡亲人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激励家乡亲人奋起抗战。

  B 邮路曲折

  死亡航线成五邑银信最后一条邮路

  然而,虽然一封封往来银信倾注着华侨的拳拳爱国心,但银信的邮寄并不容易。

  李柏达介绍,刚开始时,银信主要依靠口岸走水路,多由私人银号寄递。1901年12月15日,江门北街邮局成立,成为五邑地区第一家国家邮政机构,随后五邑各县相继成立邮政局。早期寄银信,主要经江门口岸出入境,随后新宁铁路建成通车,又让银信寄递方便了不少。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银信的寄递陷入了困境当中。

  1938年,广州沦陷后,广东邮政组织了由广州经前山出口到澳门、香港步差体邮路,以让海内外银信得以寄递。1939年8月到10月间,前山成为国际邮件互换局,但到了1940年3月6日,前山沦陷。在此期间,沙鱼涌、澳门也相继成为国际邮件互换局。然而,1941年,沙鱼涌也被日军攻陷。此外,秘密邮路遂溪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中断。

  除了遂溪转广州湾出海的水上邮路外,还有一条经高要转滇缅公路出境的秘密邮路,这是一条不经沦陷区的邮路。在一封于1941年由古巴寄出,经缅甸仰光、滇缅公路再到台山的银信信封上,写明“注意不经沦陷区”。1942年,仰光沦陷,这条邮路也因此中断。

  随着一条条邮路的中断,心怀拳拳报国心的海外华侨几乎断绝了与祖国的来往,对于家乡的消息所知不多,这让他们十分焦急。为此,爱国华侨除了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外,还开始想办法开辟新邮路。在这其中,台山华侨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五邑地区银信进出口的最后一条生命线中断。同年,台山出现饥荒,且有两地沦陷。据有关统计,台山在战时饿死了15万人。邮路中断,家乡沦陷,这让海外华侨心急如焚,他们成立抗日救国团体,纷纷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此外,很多身在美国的台山华侨为了打通邮路,捐献了30余架飞机支援抗战,也是知名中国空军队伍“飞虎队”的战机。在各方努力下,1941年12月,重庆—昆明—腊戌—加尔各答国际航线开通,重新建立起了一条飞越天堑的空中邮路,被称为驼峰航线。1942年,因日军攻占缅甸腊戌,航线改为重庆—昆明—印度汀江—加尔各答国际航线,即现在世界航空史和军事史上所称的“死亡航线”,这也是抗战期间五邑银信出入境的最后一条邮路。前文所提的历时两年多的银信,便是经这条邮路出入境。

  适时,银信经驼峰航线直飞印度加尔各答,将再根据目的地的不同四处寄出。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寄出还是寄回的银信,都有一个特殊的检查:特殊军检。李柏达介绍,军检十分严格,会将信件打开,经检察人员仔细检查信件内容后,再重新封回,并在信封上盖上检查戳。有部分严格的站点会有多次检查。

  李柏达一边介绍,一边拿出一份藏品进行讲解,在银信信封上,可以看到这是台山台海旅店回批,贴中信版2元、百城版30元邮票各1枚,是1944年×月×日台山挂号寄→6月×日桂林→重庆→驼峰航线→开件检查封口条→加尔各答DHF/10检查戳→DHF/3皇冠标志检查戳→火漆封口→7月×日美国迈阿密→7月21日纽约→7月22日美国Montclair N.J→交收件人。所谓回批,便是五邑人收到银信后所写的回信,通常情况下,都是一银信一回批,若非如此,在海外的亲人会担心。但因邮路时常中断,回批丢失屡见不鲜,让驼峰航线成为海内外互相沟通的依靠,也成为海外华侨支持抗日、投身抗日的重要渠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抗日战争时期,家书不只是一封家长里短的信件,更是联系祖国与华侨的纽带。华侨们从信中了解家乡情况,从信中寄出金钱支持抗日,甚至以此作为动力加入战场,参与到抗日救国战争当中。烽火下的银信,体现了华侨的拳拳爱国心。

  策划/刘运华 叶桃 统筹/王平强 严建广

  文/张华炽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