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开平:古村落里有个中西合璧的“新村”-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江门开平:古村落里有个中西合璧的“新村”

2022年08月22日 09:53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古村落里有个中西合璧的“新村”

  百年“加拿大村”或重放光彩

  赤坎从潭江水系里发育,植根这方饱经沧桑的土地,汲取着脚下红色黏土的营养,孕育了一段段不平凡的传奇,也炼就了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艰苦奋斗、爱国爱乡的优秀品质。在开平市赤坎镇东北,有着这么一个传奇的古村落,建村400余年,因其村域形似虾故名虾村,又名虾溪。现隶属赤坎镇灵源村。

  走进这个古村落,却很难见到历史的痕迹。因为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已经把原来的旧房改建成如今常见的民房。不过,虾村内东边约200米处,却有着一个在民国时期“出生”的虾村新村。那里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融合了中国传统灰塑、罗马柱、圆拱、花雕等建筑艺术,仿佛诉说着历史中不可磨灭的故事。

  文 江门日报记者 张华炽 朱磊磊

  A

  起源

  驼伏关氏十四世祖南寿建村

  据关族图书馆2005年纂修的《驼伏关氏族谱》记载,北宋开宝七年,关氏族人从福建邵武府建宁县迁移至广东冈州,南宋淳熙七年从冈州淡雅里迁移至驼伏。明嘉靖年间,驼伏关氏十四世祖南寿建村,因其村域形似虾故名虾村,又名虾溪。

  虾村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存约90座,建于清代至民国时期,民居建筑基本保存完整,部分仍有人居住。1923年至1936年间,虾村加拿大归侨陆续在村东约200米的空地上建新屋,取名耀华坊,俗称“加拿大村”,成为虾村新村,仍属于虾村的一部分。“加拿大村”由13座建筑构成,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融合了中国传统灰塑、罗马柱、圆拱、花雕等建筑艺术。鸟瞰虾村,就发现虾村新村如同长在虾村东边,一衣带水。

  据赤坎镇政务讲解员余泳恩介绍,虾村新村的建筑包含了中西建筑的美学与智慧。“从灰塑的造型、建筑的设计上,都能看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余泳恩说。作为一名灰塑爱好者,余泳恩喜欢在这里寻找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看!那个球状代表的世界,有国际化的味道;而这图案和花纹,又有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吉祥寓意。”余泳恩在带领记者游览虾村新村时,总是能发现一些小惊喜,并且迫不及待地一边与记者分享,一边记录。

  虾村建有碉楼两座,分别为是四豪楼和灿庐。四豪楼始建于1923年,坐北向南,高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32.98平方米。灿庐建于1926年,由碉楼和庭院组成,坐北向南,高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占地169.81平方米。这两座碉楼均被列入开平市不可移动文物。

  让人奇怪的是,不远处的虾村旧村仍然有着100多人的实际在村人口。而新村却除了在此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及偶尔慕名而来的闲散游客外,已不见村民。

  往事

  新村逐渐被叫成“加拿大村”

  2017年1月4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摄制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之《赤坎古镇——崇文尚义》,摄制组在虾村新村关氏后人关邦仲的带领下,拍摄了“加拿大村”的春如楼、四豪楼、国涛楼等著名建筑。

  “加拿大村”其实就是虾村新村,曾取名“耀华坊”。余泳恩介绍,民国初年,虾村迎来了一位海外游子归乡,名叫关国暖,他多年前独自一人跑到加拿大闯荡,如今衣锦还乡。回乡之后,他在村东建起了第一幢洋楼,然后带领着有志村民一起到加拿大拼搏,典型的一人带动一村、先富带动后富。“耀华坊”的名字,正是这群在海外拼搏的人取得成绩后光耀中华的写照。

  在关国暖的带领下,在加拿大拼搏的村民挣到了钱,纷纷回乡买地建房,虾村新村正式建成,因为这里的村民都成了加拿大华侨,所以外人都不再管这里叫耀华坊或虾村了,而是改叫“加拿大村”。不过,如果你想来这里,在手机导航上输入“加拿大村”或有错误,但输入“虾村”,却总能找到。

  C

  未来

  有望成为赤坎又一文旅名片

  余泳恩介绍,大约在1923年,关国涛等旅加归侨出资在家乡虾村东边建设别墅群,直到1936年,陆续建成了10座别墅和1座碉楼。1950年,虾村新村村民开始陆续移民加拿大,直到20世纪90年代,村中居民全部移居海外,现村中已无人居住。

  行走在这处安静的建筑群里,细细品味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建筑群里的植物因为少了人类的打扰,生长得格外茂盛,颇有几分野趣,难怪近年来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打卡观光。

  虾村新村的发展受到多方关注,“目前虾村新村的开发与保护已经吸引了几家有资质的企业前来查看,基本方向是在文旅综合体方面进行开发。”余泳恩告诉记者,经过政府相关部门与虾村新村相关业主、产权人的协调,虾村新村的开发与保护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此前相关部门也为虾村新村牵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古村有望再次出发,成为赤坎镇又一张文旅名片。

  延伸阅读

  虾村习俗

  由于虾村村民均为关姓,每年农历除夕、正月初二(开年)和正月初十(开灯),村民都会在村子的登瀛书室祭祀关公。正月初十举行的开灯祭祖以及中秋举行的舞龙是虾村的主要民俗活动。

  正月初十开灯,在祭祖后分发称为灯肉的祭祖烧肉,以祈求顺景、人丁兴旺。在中秋节时,虾村会举行舞龙仪式,晚上在旧村打锣鼓鸣炮起龙,经村西头闸口再折返往新村,往返穿村一次,途中祭拜关公和社稷神。舞龙由龙珠、虾灯、鱼灯引领前行。

  四豪楼抵御日寇立功劳

  在革命战争时期,虾村人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不俗贡献。

  1945年,日本鬼子侵入虾村,村民提前安全疏散,樑庐、炜庐等民居受到劫掠,部分村民埋伏到四豪楼内,武工队员在日军行经时在楼顶开枪射击,击毙日军数名,日军最终未能侵入四豪楼,该村无人员伤亡。1949年6月9日,五龙武工组为配合解放军南下,阻止国民党军撤退,由虾村的关沾组织发动村民砍断村旁交通要道交流渡木桥的通信线路,并放火焚烧木桥。

  关族图书馆

  关族图书馆位于赤坎镇上埠堤西路,是关氏华侨集体所有的公共图书馆,由关氏华侨图书馆委员会负责组织管理,并负责全部费用。

  1931年,在旅居加拿大华侨关崇藻、关国暖倡议下,旅居美国、加拿大与东南亚各国关姓华侨及港澳同胞共同集资兴建关族图书馆。该楼坐西北向东南,首层通面阔12.53米,进深19.69米。周边建有围墙,占地面积为709.5平方米。楼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西合璧,建筑面积为900平方米。首层为阅览室,二层为书库,三层为会议厅,顶层置德国制大钟。馆内藏书22000多册,有《四库全书》《万有文库》等巨著。

  关族图书馆于1932年开放,1948年在馆内创办光裕中学。1982年经维修后,同年9月22日复馆开放,是开平市华侨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点之一。

  学者声音

  市旅游发展促进会负责人何岩:

  要在文化印记上下功夫

  要保护与发展虾村,就要在文化印记上下功夫,为古村画魂,尽量保留村落的建筑和原生态环境,以古村文史底蕴和田园风光为依托,建设一定数量的特色民宿,力求配套农家特色美食和文创产品及咖啡奶茶清吧等一条街,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服务。另外,点亮夜间经济,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

  同时,要大力营造动态视觉盛宴,结合村史与当地风情风俗和华侨文化,推出有地方特色的舞台情景剧目,让游客全方位感受乡村文化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