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构建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北京将构建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

2022年12月01日 10:1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北京将构建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

  包括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29个城市消费中心、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

  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为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首都商业消费空间均衡布局,近日,北京正式发布《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提出,北京将构建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包括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打造29个城市消费中心、构建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建设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

  焦点1

  到2035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规划编制中,坚持数据共享,传统规划数据、市场经济数据与手机信令等大数据分析相互补充,全市层面宏观问题分析与现状商业消费集聚区微观画像评估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化认知城市商业消费空间。

  同时,深入调研近10个重点商圈,与30余家运营主体深度座谈,定向发放上百份企业问卷,广泛收集近千份消费者问卷,从供给端与需求端两个维度挖掘市场发展规律。深入研究上海、成都以及纽约、伦敦、东京等国内外10余个重要城市的典型案例,科学对标并归纳总结可借鉴经验。

  《专项规划》明确了商业消费空间中长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构建起层次结构清晰、空间布局高效、功能业态完善、空间品质宜人的商业消费空间体系,初步建成便民优质的社区消费网络,有效激发城市动力与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到2035年,整体形成国际消费有魅力、城市消费有实力、地区消费有活力、社区消费高便利的全市商业消费空间新格局,充分展现首都风范、中华风尚与时代风情,助力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实现,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焦点2

  四级商业消费空间体系服务公众多层次消费需求

  《专项规划》提出,北京要构建“四级两类多维”的商业消费空间体系。整体形成“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服务市民公众多层次消费需求。

  其中,国际消费体验区以面向全球、辐射全国、引领京津冀为目标,服务国际超广域和国内广域消费人群,紧抓消费国际化、在地性特征,将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成为承载首都多样国际交往功能的聚集地和引领城市高位发展的新引擎,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金名片。

  城市消费中心重点面向全市及京津冀城市群消费人群,紧抓特色化、体验性的发展趋势,创新塑造新消费、新业态下的核心场景,承载全市综合性、高能级商业活动,深度融合多样化城市功能,以30至45分钟公交可达服务市域及京津冀地区,将城市消费中心建设成为具有突出商业实力、特色消费活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城市消费新地标。

  地区活力消费圈重点面向地区消费人群,强化商业类型的多元化与商业消费空间的社交性,依托15至30分钟慢行范围均衡打造公共活力中心,将地区活力消费圈建设成为服务承载多样生活场景的地区宜居综合体。

  社区便民生活圈重点面向社区居民,引导商业消费空间发展重心下沉,全面提升基层商业的品质化与便利性,塑造邻里间特色交往空间,以5至15分钟步行服务范围实现全市城镇社区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将社区便民生活圈建设成为保障“七有”“五性”与品质生活的社区交往会客厅。

  按照《专项规划》,北京将紧抓城市更新,注重规划引领,划分更新提升型和新增培育型两种商业消费聚集区类型,实现全生命周期精细管理。更新提升型商业消费聚集区强调精准画像提升,以存量更新为主要路径,积极推动传统商业消费聚集区提升;新增培育型商业消费聚集区注重规划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牢牢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角色,弹性适度结合地区发展资源和空间结构培育新型商业消费聚集区。

  此外,还将加强多维度、差异化精细引导,构建多元特色的消费场景。统筹提升商业消费集聚区综合消费能级,发挥区位优势,深挖资源禀赋,从历史风貌、环境景观、文化体育、自然生态、景观旅游等多个方面,塑造可感知、可体验的多维消费场景,构建特色鲜明的多元主题商业消费集聚区。

  焦点3

  打造“4+29+84+N”总体空间布局

  按照《专项规划》,北京将打造“4+29+84+N”的总体空间布局。

  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以国际交往功能突出、传统文化魅力鲜明的城市消费中心为依托,联动辐射周边地区活力消费圈,整体塑造王府井×西单×前门、CBD×三里屯、环球影城×大运河、丽泽×首都商务新区四片国际消费体验区,重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接轨国际时尚潮流,提升国际消费魅力,整体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

  打造29个城市消费中心,其中更新提升型17个、新增培育型12个,引导14个城市消费中心多维特色发展。重点打造多元复合的公共活力中心,紧抓文化体育、生态景观等资源特色,塑造新消费、新业态的多元消费场景。

  构建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其中更新提升型37个、新增培育型47个,引导17个地区消费活力圈多维特色发展。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需求,精准画像客流人群。围绕地区历史文化、艺术创意、自然景观资源,引领商业消费集聚区特色发展,重点结合新市镇等重要节点,带动地区活力提升。

  结合街道、社区建设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重点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保障型和品质提升型需求,重点塑造社群邻里交往空间,引导商业消费发展重心向社区转移,打通商业消费空间布局的“最后300米”。

  《专项规划》强调,要压实主体责任,下一阶段重点以“一区一单、一圈一策、一街一库、一店一案”的模式推进规划实施,引领全市商业消费空间高品质发展,引导释放消费活力,为更高水平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作为全国首批培育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是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核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下阶段,北京将深入实施该《专项规划》。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