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读《菲律宾华人文化重构研究》:多维探究菲华文化

2018年03月26日 13:32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从多重维度探究菲华文化的演变

  ——读《菲律宾华人文化重构研究》

  众所周知,海外华人是承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结中外文化的重要纽带。海外华人分布世界各地,在其适应所在国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复杂多元的华人文化。华人文化脱胎于中华文化,在秉承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又与所在国文化不断交汇、调适与融合,并呈现出新的文化形态。当前,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新移民持续增长,海外华人文化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探究华人文化的变迁与演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遗憾的是,目前探究海外华人文化的成果还十分有限,很难客观、动态地反映海外华人文化的发展变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师范大学姜兴山教授的新著《菲律宾华人文化重构研究》弥补了上述缺憾。该书立足于全球华人数量最多的东南亚地区,以菲律宾华人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历史学、教育学、民族学、文化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多学科主要理论,从多重维度深入探讨菲律宾华人族群的文化特质,并以此管窥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进而为比较不同区域海外华人文化研究提供经验与启示。

  作者首先阐述了早期华人迁居菲律宾的历史,探讨其在当地社会的角色及贡献。他们不管遭遇何种艰难险阻,始终以中华文化为魂魄,延续了民族意识,成为与祖国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在其共同努力下,菲律宾国家华侨社会逐步形成,继而成为孕育当地华文教育的摇篮。正如作者所说,华文教育使华侨保持了中华文化的特性,增进了华侨社会的凝聚力,有效延续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维系了海外华侨的民族属性和祖籍国的民族感情,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社会文化的繁荣。

  在菲律宾历史上,当地华人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者进而探讨了“菲化运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对菲华经济与文化的冲击,以及夹缝之中华文教育如何渡过一道道难关,冲出“险阻”走向新的发展征途。作者指出,教育菲化案作为文化层面的同化法案,是在“菲化运动”中出笼较晚,但执行最为彻底的菲化案。教育菲化后,华侨学校变成了华文学校,华侨教育也顺理成章地向华人教育转变,在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华文教育日渐式微的局势,其对菲律宾华人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除了教育文化,作者也深入剖析了菲律宾华人宗教信仰所发生的改变。作者指出,菲律宾华人宗教信仰的转变,有当地政府促使华人同化的考量,也有华人主动适应当地的一面。由此华人宗教文化中又增添了新的异质元素,是他们适应生活的一种必要选择。而随着菲律宾华人逐步融入主流社会,作者也将目光转向华人的参政文化、华文报刊、华人社团和文学艺术等方面。认为,不管出于何种初衷,积极参政对于华人族群的生存和发展是极其有利的。与此同时,反映华人文化的华文报刊、华人社团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更进一步说明菲律宾华人国家认同转向当地,华人文化走向重构与融合之路。

  最后,作者深入研究影响菲律宾华人文化的主要因素,挖掘新型文化的内涵,阐述重构后的华人文化应凝练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应该通过文化引导华人如何提升影响力,在促进所在国和中国关系上发挥作用,实现互利共赢,并成为共同维护和平的有力因素。这突破以往只注重海外华人文化适应与当地民族的关系,而没有论证华人文化重构后与中国互动和对中国的态度问题,这是本书观点的一大亮点。

  《菲律宾华人文化重构研究》一书汇聚了姜兴山教授多年来潜心治学的所得,其视角新颖,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迄今较为系统和全景式研究海外华人文化的前沿成果。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多种跨学科理论,揭示菲律宾华人文化的演变过程,可为处理好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国与华人社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参考。(墨黑)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