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发出《广州倡议》

2014年11月20日 23:1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广州11月20日电 (记者 郝爽 杨凯淇)20日,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闭幕式上发出《广州倡议》,呼吁世界华文文学界人士“以文化人,以侨为桥,以和促赢,以美含章,以德立文。”

  《广州倡议》全文如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出席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2014年11月)的近四百位作家、学者,由衷感谢与赞赏中国国务院侨办主导、暨南大学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承办所展示的睿智领导力与出色组织力,使来自五湖四海的文朋诗友,得以相聚文化原乡,共话风雨桑麻,共享文学的春华秋实。本次华人文化和文学的盛会,以“文化传承和时代担当”为总主题,平等交流,对话互动,留下了美好的文化记忆。

  我们确认,中华文化是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精神基因,历史地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构成了华文文学创作“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原动力。我们也深信,世界性的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留根工程”和创造性转化的领域,文学家理应敬畏先辈的恩泽,以手中的笔墨和心中的汉字,为飞速发展的时代,带去文心和人性的温暖,有鉴于此,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为了全球华文文学的尊严和担当,为了推动文学对人类文明的新贡献,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以文化人,赓续精神命脉。作为人学和美学的文学,从来肩负着“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使命。华文文学折射世道人心,风雨如磐,笔底波澜,以形象的语言记载人类的沧海桑田,也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与日俱新,回响春风化雨、以文化人的时代召唤。我们踏上振兴之路,就要促使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呼应、与当今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跨越地区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并通过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赋予其更大的魅力和正向的能量。

  (二)以侨为桥,让世界了解中国。当今和平发展的新时期,作为海内外华文文学家的我们,获取文化/文学重新起飞的有力支点,就要既讲好中国故事、传好中国声音,又要融入当地社会、增进文化互鉴。侨居或移民于他乡的华文作家,作为“民间使者”的身份,家园来去,目既往返,在国际社会通用的语境下与世界对话,尤其有责任发挥自身熟练使用双语写作的优势,以侨为桥,歌行磊落,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进中外文明的切实互动,使文学世界更加珍珠满目。

  (三)以和促赢,随交流交融而博览,借互学互惠而丰富。中华文化精神的本质,是它的海纳百川的吮吸与开放。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新文明观,即以更自由开放的姿态,察跨界融合之大势,取和而不同之法门,积极维护文化/文学的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文学,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和谐共处而非相互排斥,平等对话而非相互对立,多元交流而非自我封闭,兼容并包而非唯我独尊。为共谋繁荣发展,我们倡议成立“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并已列入实施程序,其目标是形成合和方阵,共襄文学大业。

  (四)以美含章,追求真善美,登临新境界。对于每一位华文作家而言,作品乃立身之本,追求真善美是文学的永恒价值和最高境界。大凡优秀的作品,正是在真善美的追寻中显现其智慧之光、希望之光,展示其生活的厚度、情感的深度和灵魂的高度。也因此,在华文文学的当代书写中,我们重申拒绝浮躁而潜心于创新,拒绝平庸而精心于磨剑,拒绝媚俗而倾心于审美。通过敏力以求而成就的华文精品,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全人类。

  (五)以德立文,当好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万物遵道而贵德”,华族文学艺术因之而有“文以明德”、“孝恩恬品,霞灿松坚”的德性化人格要求。振兴世界华文文学,有赖于作家当好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和先倡者,也有赖于我们以壁立千仞为骨胳,以通会贤哲为笃行,胸有江海,腹有诗书,肩有担当,笔有春秋,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文质兼具地回应这个时代,回答这个世纪。

  我们为同一个梦想而相逢、相识、相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在今后每一个精神文化团圆的节日里,我们都点亮心中的灯火,为守护汉字的江山而祝福,为华文文学跻于世界文学之林而增光!

  2014年11月20日于广州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