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开幕 两岸共叙中国梦(图)

2016年11月17日 09:5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王云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王云 摄)

  一百多年前,一代伟人孙中山从翠亨村走出,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一百多年后,两岸同胞隆重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成为连接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华人的纽带,为在新世纪“振兴中华”凝聚力量。

  今天(17日),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伟人故里中山市盛大开幕,来自大陆、台湾、港澳方面的各界代表数百人,以“中山思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就推动两岸关系深入发展,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深度对话。

  为实现伟大复兴凝聚智慧

  17日至19日在中山市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是中山市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中分量最重的内容。本届论坛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大学承办,两岸统合学会、中华安和社经文化协进会、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孙中山基金会等机构参与协办。

  孙中山先生是全球华人认可的精神符号,是联结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是海峡两岸在思想领域的“最大公约数”。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以孙中山先生之名,将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齐聚于此共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深刻且非凡的意义。

  为办好本届论坛,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与主办方密切配合,精心组织,统筹谋划,力争把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办成特色鲜明、务实高效、两岸知名、影响深远的思想理论界高峰盛会。

  近年来,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省台办的关心、支持下,中山市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发掘利用孙中山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统战和对台工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事业发挥了应有作用。根据工作安排,中山将在上级台办和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支持指导下,把论坛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智慧、贡献力量,也借此提升中山的城市形象和对外交流影响力。

  成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已顺利举办两届,是因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形势,充分发挥广东对台工作资源优势,适时举办的对台交流项目。

  2010年,首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7月,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中山市举行,吸引两岸各界人士代表500多人参加。两届论坛都得到了两岸各界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反响,实现了把论坛打造成为“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促进对话、深化互信的重要平台”的构想。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提升中山城市形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和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彰显中山的独特魅力和发展理念,助推中山与台湾两地经贸合作及翠亨新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孙中山思想和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翠亨新区规划建设,获得了台湾嘉宾的肯定和赞赏,同时确定了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将永久落户中山市。3年前的中山论坛的举办与翠亨新区的建设高度汇融,中山市和翠亨新区达成了与台港澳有关方面21个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不仅促进了中山与台港澳的交流合作,更激活了地方经济建设。

  今年的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将同时举办第十届黄埔论坛、两岸青年创业交流会、两岸现代农业合作发展交流会等活动,将再次成为海峡两岸及港澳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推动中山市与台港澳地区在创新创业、现代农业等方面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立足“四个定位”建设伟人故里

  发展是最好的纪念,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一直秉承孙中山先生博爱、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全省1%的土地面积和2.9%的人口总量,创造了位居全省前列的经济总量,在统筹城乡发展、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市等领域的改革创新也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中山市也迈入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省“十三五”规划赋予中山城市发展“四个定位”,伟人故里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作为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的固定举办地,中山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要接受全市320万人民的检阅,还将受到两岸同胞的高度关注,承载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粤澳合作示范区、首批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基地等重大战略发展平台的翠亨新区,也将成为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展示窗口。

  立足中山,放眼全球。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浪潮中,中山市迎来了深中通道立项建设、深茂铁路加快兴建、中山港升格为一类口岸等重大利好,这些都将极大提升中山市作为珠三角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以及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优势,将中山外向型经济和区域合作发展推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

  -系列活动

  第十届黄埔论坛

  始终“不忘初心” 铭记“振兴中华”

  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中山市委统战部、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协办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第十届黄埔论坛,将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举行。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表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共同创建了黄埔军校。广大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用血肉之躯凝铸成不朽的黄埔精神。

  与中山思想一脉相承的黄埔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立足于当时中国的民心所向和时势所趋,秉承了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蕴含着中山先生对祖国统一的执着追求。广大黄埔人将始终“不忘初心”,铭记“振兴中华”的理想,共同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会上,与会人员将缅怀孙中山先生为革命事业和民族振兴奋斗的一生,表达要秉承孙中山先生追求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发扬黄埔精神,做祖国统一大业的推动者、做中华民族复兴参与者的决心。

  中山思想与青年暨两岸青年创业交流会

  放飞创业梦想 同谱青春舞曲

  作为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分论坛之一,中山思想与青年暨两岸青年创业交流会将在中山举行。本次交流会由广东省青联、台湾青联、香港青联、澳门青联主办,中山市台务局、市青联、中山海外联谊会、市工商联(总商会)承办,将有广东省台办,省、市青联领导,两岸主要青年嘉宾,省片区台青会企业家代表,市青企代表,优秀大学生代表等逾500人参与。

  今年恰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举办两岸青年创业交流会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山思想,强化中山精神联系两岸青年的纽带作用,推进青年领域特别是青年创业创新方面的交流合作。在历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中,这是第一次举办以青年交流为主旨的分论坛,而以创新创业为话题,得到了两岸青年的积极响应。

  在专门为本次交流会拍摄的短片《海峡梦,创青春》中,13位来自广东、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青年企业家,讲述了他们的创业故事与心路历程。来自两岸的4位嘉宾也将在交流会上围绕中山思想与青年、青年创业等主题进行分享,并在主题沙龙环节与两岸及港澳青年代表、孙中山亲属后裔代表孙伟刚展开讨论。除分享各自的创业经历外,他们还将探讨两岸创业的氛围形势,以及如何以孙中山思想精神激励青年在创新创业中奋力追逐“中国梦”。

  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准决赛也将同时举行,50个项目将以路演形式角逐10个晋级全国总决赛的名额。据了解,该大赛由国台办经济局指导,大赛参赛人数多、项目领域宽、社会影响广,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业青年和创业项目。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青年才俊报名,还得到海峡两岸的青年创业基地、众创空间、各领域投资人与投资机构的热心参与,在全国20个城市和台湾5个行业共征集了2000多个项目,已经历为期半年的城市赛、行业赛的角逐,在社会上营造了积极的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两岸现代农业合作发展交流会

  发挥地缘优势 实现农业升级

  18日,来自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地区的嘉宾,中山市相关部门、镇区领导共160多人,将围绕中山市“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开展交流,共商两岸现代农业合作共赢发展大计。

  两岸现代农业合作发展交流会是本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的一项重要活动。会上,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将向与会嘉宾介绍《中山市“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2016-2030)》内容,并推介示范区重点农业项目;还将进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去年以来,中山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发展、推进“一带一路”以及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合作等政策导向和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农业发展新要求,立足全市独特的文化与区位资源,启动“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项目。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按照“一个窗口、两大基地、三大中心”的六大功能定位,全力打造产业、区域、产城、文化和贸易五大融合的两岸农业发展交流平台。通过项目实施,发挥中山独特的资源、产业、区位、历史、文化与地缘优势,推动两岸的农业合作,学习借鉴台湾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利用港澳台地区资金、技术、市场、金融等资源,实现对中山现代农业发展的改造再升级,并以农业为先导,带动海峡两岸经济、文化、旅游、社会全面合作与融合发展。

  目前,中山市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示范区总体规划已通过国家、省、市权威专家的评审。民众镇总部区的“两岸四地”现代农业物流园区正在动工兴建;民众镇核心区总体规划和民众镇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编制工作正在进行。“海峡两岸精致农业示范园”已进入选址阶段,大涌镇陆泉沙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中山市一力现代农业示范园、沙溪镇祥农洲农业高新科技园、古镇镇绿博园、南朗镇寰宇航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中山食出开心农场、横栏镇花卉苗木产业基地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纳入示范区规划并全面启动建设。下一步,中山将进一步加强“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已定项目尽快落地。(孙嘉琳 罗丽娟)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