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四川做好“融”字诀,让“老外”不见外

2019年03月27日 13:39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标题 国际化社区怎么建?做好“融”字诀,让“老外”不见外

  在手机上打开英文版的社区服务APP,线下不到十分钟就申请好了居留证延期,还顺路打听了去哪里学习中国传统乐器……在成都市武侯区桐梓林社区居住了5年的英国人凯文在社区邻里中心分享感受:“方便、温暖,有家的感觉。”

  成都外籍商旅人士约69万人,常住外国人1.74万,往来外籍人员数量已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如何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在成都安家?3月26日,成都市召开国际化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首批4个已建成的示范点位相关负责人“现身说法”,与2019年拟建的13个国际化社区的相关代表展开交流碰撞。□本报记者 吴亚飞 夏丽莎

  让外籍人士更多地参与社区管理和发展

  桐梓林区域是全成都外籍人士居住最集中的片区,是什么吸引他们纷纷在这“扎堆”?“让‘老外’不‘见外’!”桐梓林社区相关负责人一语道出。以桐梓林社区邻里中心为例,这里不但为外籍人士提供住宿登记、停(居)留证件办理、驾照申领等配套服务,还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服务聚集地。

  成都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该中心的打造就可看出,桐梓林社区做了大量的“融入工作”,国际化社区并不意味着把外籍人士当作特殊群体,提供特殊服务,而是要接轨国际的基层治理理念,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国际化氛围和服务,让具有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在此和谐共处。

  同样在“融”字上下功夫的,还有郫都区双柏社区。双柏社区属于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这里常住的外籍人士多为在英特尔、京东方、华为、富士康等周边企业工作的外籍人才。在这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标识和服务指南采用中、英、韩三语标注,社区便民服务手册以三种语言编印;社区内投放多个多语种“无人超市”;同时,这里还开设了应用汉语培训班,满足外籍产业人才的语言学习需求。

  双柏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社区正在加快制定国际居民公约,让外籍人士更多地参与社区的管理和发展。

  让国际化社区覆盖更多区域

  “国际化社区建设是一项整体趋于复杂的工程,包括了基建、空间、项目、机制、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工作。”成都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成都首批建成的4个国际化示范社区代表着四种不同的建设类型,为今年13个拟建社区提供思路、借鉴。

  分类来看,武侯区桐梓林社区聚焦类海外生活场景打造,发展生活居住型国际化社区。锦江区青石桥社区聚焦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5家外国领事机构,发展商旅生态型国际化社区;高新区盛华社区定位为文化教育型国际化社区;郫都区双柏社区则聚焦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

  “交流学习后,我们更加意识到,国际化社区的建设绝不是建筑物‘高大上’,要做好内功。”青白江大弯国际化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内核是文化多元化,物业、管理、服务理念国际化,以社区为载体,打造不同背景的人士和谐共处的社会共同体。

  根据《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截至2020年,成都将打造形成不同类别的国际化社区45个;到2022年底,全市22个区(市)县实现国际化社区全覆盖。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