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探路中医药发展 潮州如何“下功夫”?

2020年07月09日 16:4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探路中医药发展 潮州如何“下功夫”?

  “昨天来贴初伏贴的有200多人。”7月7日,苏文锋向记者展示诊所同事给他发的贴药记录。因业务扩大等原因,苏文锋的中医诊所一个多月前刚搬到面积更大的新地址,现在刚刚进入三伏天,市民纷纷到店贴起了三伏贴。

  7月2日,全省中医药大会在广州召开,对促进广东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进行全面部署、推动落实,重点提出六个“”下功夫。潮州随即也召开中医药发展座谈会,进一步谋划潮州中医药事业发展方向。

  新时期下,潮州应当如何利用群众基础良好的优势,在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在补短板、提服务上,潮州要如何下足功夫,将中医药对人民群众的益处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南方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位潮州中医药行业人士,探讨潮州的中医药发展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 洪礼慧

  短板

  软硬件不给力

  对策

  同步推进基础设施与医药服务建设

  全省中医药大会提出,要重点带全面织牢中医药服务网。在潮州,这张网目前情况如何呢?

  据潮州市卫健局统计,潮州目前拥有中医医院3家,分别为潮州市中医医院、湘桥区中医医院和饶平县中医医院,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50个,中医类别诊所则达262家。

  3+50+262,可以看出,近年来潮州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市、县区到基层社区,一张覆盖全市的大网已初步形成。

  在这张网里,各网点的硬件优化也有长足的进展。潮州市中医医院顺利整体搬入新院区,饶平县中医医院住院大楼建设已于2018年7月1日开工,目前正在二次装修。潮安区中医医院新建项目的主体工程也已封顶,正在内部装修。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潮安区没有中医医院的历史。

  2018年,潮州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潮州市中医医院颐养院区项目建设,并于当年年底面向社会开展诊疗服务。该院原址位于潮州市老城区西马路,是潮州市老牌的中医药医疗服务机构。2018年以前,这里场地狭隘、交通拥堵,市民就医极其不便,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在深化潮州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中,潮州市创新性推行医养结合工作新途径,提出了由潮州市中医医院与潮州市社会福利院合作组建市中医医院颐养院区的工作思路。

  2019年10月,随着潮州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至该院区,集中力量发展业务,医疗用房紧张、服务环境拥挤、服务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软件”方面,潮州通过一系列举措强化内涵建设,提质增效,提高服务能力。比如潮州市中医医院、饶平县中医医院及湘桥区中医医院均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院管理为重点的中医药指导工作,起到“传帮带”作用,方便当地群众就医。此外,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重点专科、中医药治未病平台、中医药适宜平台……潮州也有一批中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在潮州市中医医院院长周小鸿看来,目前潮州的中医药基层服务已基本全面铺开。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他认为还有以下几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完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人才培训,规范服务价格,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规范门诊病案的记录等。

  短板

  人才匮乏

  对策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不断培养和引进人才

  中医人才学历层次总体偏低、高层次专业人员缺乏、人才引进难……这是潮州当下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截至2019年底,全市执业医师(含助理执业医师)共4815名,其中中医执业医师(含助理执业医师)共1353名,占全市医师总数的28.1%。现有省名中医师5名,市名中医师21名。

  为解决人才匮乏问题,在国家发布相关政策的契机下,潮州各县区也积极行动,通过定向培养、专长考核等方式吸收中医药人才。

  比如饶平县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为基层输送中医药人才12名。该县近年来还通过对农村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进行考核,将54名特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通过中医药确有专长的考核,吸收了47名中医专长人员,并鼓励其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部分人员已取得中医药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很多人都劝我不要下基层,但我的初衷不改,研究生学成归来,就是想给自己的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黄少桐今年31岁,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潮安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了近四年。今年疫情发生后,黄少桐跟许多潮州医护人员一样奋战在一线,在医学隔离观察点以及预检分检都可以看到他奔忙的身影。

  在潮州,像黄少桐这样出外医学深造的人其实不少。但是,受成长平台、格局事业以及薪酬福利等因素影响,学成后直接回乡的人却是寥寥。

  “我们应该加强激励政策出台力度,加强引进培训本土医技人才。”潮州市中医医院院长周小鸿认为,政府应该尽快制定一系列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以及引进优秀医务人才的措施,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对当下的黄少桐而言,他希望能增加医院之间中医帮扶项目,发掘名老中医、民间中医师进行学术、临床传承,以“一带一”的形式进行带教,建立培养年轻医生的学术、临床基地。

  周小鸿表示,培养人才要充分利用省、市对口帮扶的契机,争取上级对口帮扶医院选派“专家团队”到潮州开展“传帮带”帮扶,提高本市医技人员业务水平。同时,每年选派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脱产进修,对于外出进修人员则给予足额生活补助。

  短板

  药材种植弱

  对策

  发展具有潮州特色的南药产业

  “按大数据统计显示,种植中药材比种植一般农作物收入普遍要高。”潮州市政协常委、潮州市中心医院医务科主任高锦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经济效益相当显著”。

  作为政协委员以及医学专业人员,高锦沛长期关注潮州中医药的发展,最近还连续两年提交了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提案。今年潮州两会期间,他又提交了一个关于加强和推广潮州市道地药材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提案。

  其实,潮州市水土和气候条件具备推广某些中草药种植的巨大潜力,种植中草药也由来已久。 比如饶平县曾经种植溪黄草、山熊胆(苦草)以及南沙参三种中药。由于饶平中药厂停产,不能自我购销,外销困难,导致药农不再种植,中医药种植及加工产业几乎为零。近年来,随着“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的推广,潮州市各地的南药种植又开始有所起色。

  高锦沛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尽快编制全市道地药材培育产业的发展规划,继续加大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断扩大道地药材种植生产规模,同时要通过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条和提高产品附加值,重视加强道地药材品牌建设,促进潮州道地药材种植向高端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中医药的发展,还应该和乡村振兴等其他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在高锦沛看来,大力发展具有潮州特色的南药产业,是潮州市利用资源禀赋优势、优化农业结构、增强拓展大潮汕特色资源互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潮州市乡村振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高锦沛认为,推广中药材种植,还应该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以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为指标,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设计、布局、生产和管理中药农业生产的发展模式。

  “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高锦沛说,发展中药材生态农业,要以“有序、安全、有效”为目标,才能真正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话

  潮州市中医医院院长周小鸿:

  打造“精品中医、文化中医”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潮州的中医药基础以及氛围怎么样?

  周小鸿:潮州人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潮州发展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广、应用面广,潮州人普遍“一家一药壶”,大街小巷凉茶店随处可见。潮州历代名医辈出,坐堂中医遍地开花。其次,中医文化基础好,部分市民甚至能为自己简单辩证论治,采集或购买中草药自我调理。“上火”或暑热时,自行刮痧更是信手拈来,很多偏方、秘方在民间广泛流行,药膳、“药酒”文化深入人心。

  南方日报:潮州要怎么利用好这种良好基础发展中医药?

  周小鸿:这种发展基础对于潮州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是很有促进作用的。潮州人生活节奏缓适,注重养生、药膳调理,中医治未病理念强,适合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预防、养生、保健健康产业。我们目前正在打造“精品中医、文化中医”,力争进一步把中医药文化融入提升古城文化的大格局中。

  此外,潮汕地区有广泛种植中草药的基础,比如椿根、蛇舌草、南沙参、金银花、白头翁等,品种众多,品质良好。虽然目前产量不大,且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未形成产业化,但这种特殊的水土和气候条件也使潮州具备推广中草药种植的巨大潜力。

  南方日报:在中医药强省、中医药强市的当下,政府及有关机构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医药的宣传推广?

  周小鸿:在潮州推广中医药,可考虑开设潮州市中医药文化陈列馆或博物馆,讲述历代名家、名药事迹、展览各种古书籍、传统工具,同时将历代名医名师行医事迹汇编成书籍进行宣传。在年轻人中,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流行社交软件,例如可由中医药学会开设微信公众号等,定期推广中医中药健康常识。

  -亮点

  潮州抗疫中的中医药力量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也充分践行了以事实检验真理的标准,将中医药的深入应用更推进一步。

  今年2月,潮州市援鄂医疗队远赴湖北荆州,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潮州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医疗队队长孙华锋与石首市中医医院老中医、业务副院长杨振平反复磋商,最后定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预防方案:壹号方(贯蓝草方)适用于普通易感人群,贰号方(湖北省卫健委2号预防方加味)适用于防控新冠肺炎相关工作人员。

  石首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领导对该方案给予了高度重视,决定全面采用:由石首市中医医院负责每天配送“贰号方”1500人份至相关工作人员;3月9日,石首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30号)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壹号方”(贯蓝草方),并以两个大型社区居民为对象,第一期免费送出了14万人份,为石首市的疫情防控作出了长效的贡献。

  在潮州的新冠肺炎防治战场,中药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病例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潮州对确诊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救治,并邀请省名中医参加会诊。

  据介绍,中医医生根据轻型、普通型、重型、恢复期不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中医药的及早介入成功阻止病情向重型和危重型转化。在重型患者救治上,通过中医治疗方案大大改善症状,全面提高了救治率。

  -一线

  潮州老百姓家门口就能看中医

  “阿姨今天做完感觉怎么样?”“回去记得多喝水”……在苏文锋的中医馆里,一名女士正在接受中医保健服务,苏文锋对她进行了叮嘱。

  苏文锋200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在综合医院工作16年之后创办了自己的中医诊所。“我们家老人小孩都在苏医生的中医诊所调理过。”长期光顾该诊所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诊所离家近,工作人员熟悉,各方面的服务都让家人觉得比较贴心。

  跟李先生一样,很多潮州家庭都有某一家关系紧密的中医诊所。“中医诊所运营得好的话,一般顾客都会比较稳定。”苏文锋说。

  即便外出工作了,潮州人还是会惦记着家乡的中医。“潮州人有事没事就说去抓两副中药来调理。”在深圳工作的潮州人吖瑾说,自己也经常回到家乡看中医。

  事实上,中医诊所正是中医得以广泛存在并满足广大群众医疗需求的媒介。根据潮州市卫健局统计,截至2020年7月,潮州市中医类别诊所共有262家,遍布在潮州城乡的各个角落,在城乡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农村基础医疗薄弱的当下,它们让老百姓走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中医药服务,有效弥补了公立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足。

  “我们将中医中药和中医疗法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同时,倡导未病先防的养生概念。”苏文锋说,目前他还在推进网络销售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运作,实现项目程序化可复制化,希望未来能以连锁或加盟的合作方式推广,服务更多群众。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中医诊所和中医(综合)诊所,目前我国有明确实行的标准,对中医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和职称门槛、诊所设备、治疗方法等作了详细规定。在广东省全力推动“中医药强省”的当下,中医诊所的新增速度将更加凸显,高标准、优服务将成为中医诊所优胜劣汰的重要衡量指标。

【责任编辑:胡文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