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主题为“留学、创业、海归”的第四届企业精英美国论坛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国内的10数家民营企业负责人与在纽约当地的逾300名中国留学生“面对面”,希望借美国金融危机工作难找之际,吸引优秀留学生回国就业,为民营企业“储备人才”。图为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堂内,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演讲吸引了众多中国留学生。 中新社发 魏晞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北美华人同受冲击。眼看美国持续衰退,相较中国稳定成长,海归潮爆空前纪录。
11月21日晚间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的“留学、创业、海归”论坛,高朋满座。主办人之一朱红文表示:“消息公布才3天,就有超过400人报名,而会场只能容下350人,我们只好破例收400人,这是往年举办论坛从没遇到的事。”
当日与会的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参赞岑建君更对《世界日报》表示:“最近我批海归回国文件签到手都麻了!一天8个小时一直签,我正在思考更有效率的做法。”因为不论工作人士或留学生要返乡,若要申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等相关文件都要经过领事馆,而美东的中国学生数量正是全美之最。1990年代就曾驻美的岑建君认为,这波前所未见海归潮跟金融风暴大有关联。
“金暴海归”已成为海外华人新现象。以中国最具规模之一的海归招聘会——“中国海外学子大连创业周”为例,在美国金融风暴袭击下,2008年的举办规模远超此前7届,共吸引超过600名海归、30个海外留学人员团体参与,最终签约数字破14亿5000万人民币。
实际上,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增幅远超过出国留学人员,金暴更加剧海归回流数字。根据《中国青年报》10月报道,中国教育部预期2008年留学海归人数就将超过5万人,比2004年的2万5000人暴增一倍。从1978年中国开放留学以来至2007年,总海归人数才近32万,而光今年一年,海归人数就将超过30年来的六分之一强。
“祖国需要海归,现在,海归更需要祖国!”微软在中国的战略伙伴之一的中软国际公司总裁林惠春表示,过去中国需要的是高科技人才,当中国在全球角色日趋重要时,更需要全方面的人才,“金融风暴让许多人美国梦碎,现在是回中国圆梦的大好时机。”
香港和记黄埔联营机构TOM互户外传媒集团总裁李践表示:“有危机,有转机”。他认为对金暴海归来说,现在是绝佳时机,一来中国企业正在转型中,二来中国内需市场正在不停扩大。
然而,对不少已在美国扎根的华人来说,虽清楚中美此消彼长的长期趋势,但在种种因素纠结下,仍拿不定主意。一些金暴海归也以过来人经历,说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
要守住美国梦,抑或回中国圆梦,究竟要不要做“金暴海归”,已成为许多今日华人面临的人生抉择。(张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