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华乐街华侨新村社区
广州市越秀区华乐街华侨新村社区辖区内海外华侨华人215人、港澳同胞103人、归侨75人、侨眷112人。近年来,社区围绕“社区为侨服务,侨为社区做贡献”的双向服务宗旨,在营造为侨服务氛围,健全为侨服务体系、提高为侨服务质量,增强为侨服务成效上下功夫,有力促进了平安和谐社区的建设。
一、注重组织建设,夯实为侨服务工作基础
1、构建侨务网络新体系。成立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社区有关工作人员参加的社区侨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联络员队伍,聘请侨务工作积极分子担任联络员,及时反馈侨胞侨眷情况和意愿。同时,将工作拓展到辖区内居民、单位、企业,整合辖区机团单位、社区民警等各方力量,成立由社区党员、青年团员、在校大学生等组成的义工服务队,扩大为侨服务队伍,打造社区侨务工作合力。
2、实现侨务工作制度化。坚持社区侨情普查制度,每年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居民院落和驻区单位,全面统计归侨侨眷简历、家庭情况、生活困难、工作表现、海外关系、个人特长等情况,建好侨务工作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在侨务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侨务工作内容和制度,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联系制度、活动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侨务工作计划、走访登记、活动记录和工作相册等资料。
3、开展全方位宣传教育。通过开辟宣传橱窗等形式向侨界群众宣传侨法和爱侨护侨内容。通过建设教育基地,搭建政府与华侨联系沟通的桥梁。
二、彰显地区特色,提供多元化为侨服务
1、加大力度建设服务阵地。针对辖区内归侨、侨眷众多的人缘特点,社区服务中心专设为侨服务绿色通道,简化受理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在社区设立为侨服务站,为归侨侨眷提供政策咨询、民政救助、就业帮扶等服务。街道投入资金建成了图书室、健身室、书画室等活动场所。街道还坚持“环保+绿化+休闲+自然生态”的建设理念,建成健身绿道,全天候对群众开放,成为华侨新村归侨侨眷悠闲舒适的健身场所。
2、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社区对华侨新村牌坊广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举办图片展等活动多渠道寻找华侨新村的历史记忆。通过组织归侨侨眷联谊活动、引导归侨侨眷组建南洋艺术团赴国外演出等,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3、传承华侨历史文化。华侨新村侨文化底蕴深厚,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努力推动华侨新村纪念馆的建设。目前该馆已初步建成,分为历史的足迹、走向新时代和面向未来三部分,馆中陈列了许多珍贵的物品,充分反映了华侨历史文化发展的足迹。街道还投入近20万元,在纪念馆建设环幕,动态展示华侨新村风采;积极筹拍华侨新村风光片,用高科技手段记录华侨新村的发展,展示华侨新村人爱国、爱家、包容、和谐的人文精神。
3、创建平安和谐的居住环境。华侨新村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把打造平安和谐的居住环境作为为侨服务的首要任务,组建了归侨侨眷共同参与的“老大妈”义务巡逻队,把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党员群众和归侨侨眷组织起来,在社区巡逻、倡导文明行为、宣传文明行为、调解群众纠纷等,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奉献力量。
三、创新活动载体,增强为侨服务工作实效
华侨新村社区发挥联系直接、侨情熟悉、服务便捷的优势,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为侨服务,为归侨侨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增强侨界群众的归属感。
1、定期开展志愿者帮扶活动。组织开展“邻帮邻”志愿服务活动,社区的归侨侨眷通过活动相识、相知、相助,与邻居们加强沟通、交流与联系,不断提高侨界居民创文明城市、建文明家庭、做文明市民的意识,共同构建团结、互助、文明、祥和的侨界关系。充分发挥地区侨联作用,号召企业归侨、爱心人士为侨服务搭建平台,例如,与空巢归侨侨眷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上门进行家政服务;为归侨侨眷老人免费安装平安宝,提供紧急求助、亲属代联、社区医疗、居家养老、助老巡视、义工关顾等多种特色转介服务;免费为独居归侨侨眷老人安装G3系统(俗称“大眼睛查询系统”),对老人进行实时照看,做到既听其声、又见其人;为归侨侨眷进行义务体检和健康咨询活动;对年老体弱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归侨侨眷进行上门免费检查,并建立医疗档案,长期跟踪服务。
2、开展“送温暖,心贴心”活动。对年老体弱、生活困难及作出贡献的归侨侨眷进行定期走访和慰问,为他们送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书籍,免费发放图书借阅证,引导他们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立为侨服务绿色通道,听取归侨侨眷的心声,真正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3、开展“共迎亚运会,奉献侨胞情”系列活动。社区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向侨界群众宣传亚运会,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亚运会知识宣传、文明礼仪宣讲、做文明交通人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并利用电话、书信、E-mail等形式向海外亲属推介广州举办亚运会的有关情况,共同宣传广州的建设和发展成就。
华侨新村社区在上级的关怀帮助下,通过整合辖内单位资源,创新活动载体,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社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凝聚侨心,积极推动平安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