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2月2日开始,美国加州的一些华裔维权人士发起了一项签名请愿活动,反对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新墨西哥州州长比尔·理查森出任商务部长,请愿活动的理由是理查森当年在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案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而他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道歉。
“他应该承认错误”
美国华文媒体报道,自签名请愿活动开始以来,已有超过4000人签名。活动的发起者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退休教授王灵智表示,奥巴马明年1月20日就任后,参议院将对内阁成员的任命举行听证会,届时,他们会在参议院的“商务、科学与交通委员会”中,提出签名请愿书。
30岁的华裔工程师胡靖宇(音)起草了致奥巴马的公开信。胡靖宇在竞选期间力挺奥巴马,他在公开信中写道:“我们共同签名敦促你不能任命理查森为内阁成员。理查森在任克林顿时期的能源部长期间,故意向新闻界称李文和是泄露国家核机密的间谍,致使李文和蒙冤被监禁9个月。”
请愿活动的网站上,一段“回顾李文和案”的视频显示,克林顿和审理此案的法官帕克都曾向李文和作出道歉,但是理查森却始终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胡靖宇认为,理查森以后也许不会再搞出第二个李文和案,但是犯了错误的人应该承认错误,这就是他们写信的初衷。
被认为是“机会主义者”
从理查森的政治履历看,他称得上是拉美裔美国人的骄傲。有着西班牙血统的他担任过14年的众议员,后被克林顿招入内阁,先后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和能源部长。2007年,理查森还作为民主党代表参加过总统竞选。
不过,对于李文和案的处理方式,却给他的政治生涯留下了“污点”。1996年,美国联邦调查局怀疑李文和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窃取核武器设计机密”。1999年3月,美国司法部正式对李文和展开调查,时任能源部长的理查森宣布解雇李文和。同年12月,司法部以“非法下载机密材料”等59项罪名起诉李文和,其后李文和被单独囚禁达9个月,直至2000年9月被美国法庭释放。
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李文和控告美国政府在违背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故意向媒体泄露他们的个人隐私,使他本人因为这些“不实的报道”背上了“中国间谍”的罪名。随着调查的推进,主导此案的理查森成为媒体质疑的对象。
美国司法部曾发表报告,批评联邦调查局FBI浪费4年的时间去调查李文和,是因为能源部向FBI提交了误导的资料。报告认为,能源部针对李文和的初期调查不成熟,对李文和充满过早及未经证实的判断。此外,美国联邦法院在日后作出的一项判决中认为,能源部部长理查森曾向媒体泄露李文和家人的隐私,致使李文和的名誉受到损害。
不过,理查森对外界的批评一概予以否认。他在2005年9月出版的自传中还辩解说:“我只能说,李文和曾受到不太好的待遇,但他确实有罪。”
关于理查森的另一项争议是他的“投机”心态。据美国媒体报道,克林顿任总统时,十分器重理查森。但在今年大选期间,理查森却支持奥巴马,这让希拉里团队感到不爽。甚至有人怀疑,理查森当初答应支持奥巴马的条件,就是让后者当选后把自己纳入内阁。而针对他在李文和案中扮演的角色,发起此次请愿活动的一些华人认为,理查森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机会主义者”。
华裔渴望身份认同
分析人士认为,时隔10年后,华裔群体仍旧对李文和案忿忿不平,反映了华裔希望获得本土认同的强烈心态。
华埠教育机会之友会共同主席谢国器说:“理查森的做法加剧了美国社会对华裔群体的偏见,那就是,华裔是不忠诚的美国公民。”
政治分析家罗伯特认为,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来自这些国家的少数族裔在美国受到怀疑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理查森成为商务部长后,将不可避免地同这些蓬勃发展的经济实体打交道,而这些经济实体的平等意识正在逐渐提高,身为一国未来的部长,理查森的个人形象其实也代表了美国的形象。
也有人认为,这次的签名请愿活动有点“小题大做”。“80/20促进会”总裁吴仙标表示,华裔与其抓住“历史的错误”不放,还不如努力提高自身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李文和案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伤痛,而且也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美国政治的运作方式。华人要想扩大在美国政治版图中的影响力,就必须掌握美国的游戏规则,这或许是李文和案的另一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