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一篇孤立的报道,只能让我们窥见冰山之一角。而将众多相关的报道放在一起审视,却有可能让我们看清整个冰山的脉络与走势,这正是年度时事大盘点的用意。英国《英中时报》近日对英国中医行业有关事件和话题的报道进行回顾,从中可以看到中医行业在过去一年的发展状况与热点话题。
中医立法之辩
《英中时报》曾探讨了英国中医行业面临的“立法”和“注册”问题。
《英中医立法:“良方”还是“毒药”? 》一文就2008年6月16日,由卫生部立法工作小组提交给英国政府的“针灸、草药、中医和其它传统医学”立法建议进行了采访报道。文章指出,在该立法建议中“传统中医”不再作为针灸医师或草药医师的附属,而是以独立的“名号”出现在了提案中。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份由英国政客为主导的立法小组提出的建议报告,虽然扶正了“中医”的地位,却也给华人中医药业带来了在英国三十年发展史上最大的生存危机。
该建议中包含“英国的传统医疗从业人员必须获得国际英语雅思考试(IELTS)6.5分以上的成绩,方可以注册合法行医。”文章认为这意味着“继英国华人餐饮业因新移民计分政策遭遇高不可攀的‘语言准入门槛’后,作为华社第二大经济支柱,中医药界也迎来了英语考试的‘强力阻击’。”
与此同时,在“中医立法”的风声越吹越紧的时刻,许多华人中医师依据“祖父规则”的条款(于立法前已经在英国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员,可以通过个人或组织申请注册,自然获得到合法医师身份。),纷纷选择加入不同的传统医药协会,以期保住自己的“饭碗”和“身份”,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文章指出,这样的“祖父规则” 实际上并非是华人医师们想象中的免考捷径,背靠“大树”,同样难觅“荫凉” ,记者了解到,卫生部的立法工作小组已经向负责接受传统医学行医者注册的英国健康行业管理委员会(HPC)提供了一份可直接施行“祖父规则”的推荐名单。但榜上有名的却都是诸如英国针灸师联合会(BACC)等以本地医师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组织。对以华人为主体的医学协会,立法工作小组认为“大多数会员的英语水平尚未满足要求。”建议报告指出:“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祖父规则'的申请者都必须达到雅思考试成绩6.5分的下线。”
而在《英中医行业:见林容易见树难》一文中则提到“带着‘镣铐’好跳舞”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英国中医界人士,发现尽管在中医“立法”和“注册”的技术性细节和具体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但在改变目前英国中医行业混乱状况、确立规范这一点上,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接受记者采访的英国中医管理委员会(CMC)主席梅万方教授表示:“我们要把中医的研究推向西方主流医学的位置,而不是甘于被看作一种替代医学。首先要‘立法’,确立规范和合法身份,改变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混乱的状况,让主流社会民众感觉使用中医首先有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而在“立法”和“注册”的问题上,全英中医药联合会(FTCM)主席马伯英教授则指出“立法”和“注册”是两码事,前者是法律行为,后者是行政行为,其主管的机构也不一样。他认为:“不要以为不‘立法’,他们就没有东西来管我们,不‘立法’反而形势更复杂,他们可以随意地制定标准,对我们更加不利,而我们也因为没有取得正当法律地位,无法用法律保护自己。所以我认为‘先立法后注册’比‘不立法注册’要好”,马伯英教授表示。
而英国中医执业医师学会(ACMP)会长贾明华博士则认为最关键是要在HPC合法“注册”,而“立法”的实效目前很难看到,他希望如果最终能够“立法”,一定要“确实反映英国中医师实际的教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