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从2008年6月到2009年1月,短短半年多,在西班牙就有4名侨民因绝症而失去生命,还有一名侨民正在死亡线上挣扎,这为旅西侨民的健康敲响了警钟。近日,记者就侨民的健康问题,专门采访了旅西医疗翻译万小萍医生,就侨胞中间屡屡发生因绝症而失去生命的现象,万小萍从专业角度做了详细解读。
工作强度大、营养不平衡是病患频发的最根本因素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侨民来到西班牙以后,都是以赚钱、工作为主,而这些侨民大多数所从事的往往都是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职业。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忙于工作而忽视了日常饮食、营养补充的重要性。因此造成了许多侨胞身体健康日渐受损,久而久之就成了很多恶性疾病的隐患。
万小萍说:“很多侨胞,到国外主要是赚钱,往往忽视了身体健康。在中国南方的农村,很多侨民出国前,在医院的检查中已被查出大三阳、小三阳的症状。很多侨民并不理解这些症状的含义,往往忽视这些症状的危险性,甚至抱着侥幸的心理继续从事大强度的劳动,加上平日的饮食、生活上不注意,就给自己的病情加重造成很大的隐患,甚至会给一起生活的侨民也带来危害。”
万小萍告诉记者,在国内语言交流方便,一旦发现有乙肝症状,医生往往会把病情的严重性完全告诉患者或家属。而在国外,许多侨民即使在获悉了自己得了肝、肺等内脏型疾病,也因为语言不通而不能完全获悉病情的利害关系,使得许多侨民在获悉自己的病情后只能自己硬扛着,这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病情的不断加重。
忽视日常生活中身体病变的现象,为疾病加重造成隐患
在和万医生的交谈中记者获悉,2009年1月2号因肝癌不慎逝世的浙江籍侨胞林某早在四个月前就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征兆,但是由于当事人对病情征兆的不重视,仅靠食用止疼药和一些肠胃药进行医治,而耽误了治疗的最好时期。
万小萍告诉记者,有些疾病的产生,会有很明显的症状,这些症状是医生为病人确诊的明显标志。患者要如实告诉医生,由医生进一步诊断。
在此,万小萍提醒广大侨民,在医院就医时,一定要将最近一段时间里所产生的值得怀疑的不正常现象完全告诉医生,由医生做出诊断。另外,每次看病的同时,要保留好自己的就医诊断,以便于下一次医生根据患者的以往的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个懂医的翻译胜过半个医生
在西班牙的侨民,受到语言的约束在看病时往往需要翻译。而这些翻译又不同于日常翻译,在帮助患者和医生沟通时,一句话、一个单词都起到对患者诊断的关键性作用。因此万小萍告诉记者,找一个懂医的翻译,往往胜过半个医生。
万小萍表示,作为专业的陪同翻译,不仅仅要从专业的角度帮助患者和医生了解病情,更要随时记录好陪同的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以便在长期的检查中,配合医生帮助患者进行诊断。只有了解了他们的病史,才能更好的为其进行诊断和治疗,这是医疗翻译的职业道德,毕竟一个好翻译能够像半个医生一样帮助病人、挽救病人。
加强营养、加强锻炼,有病及时医
万小萍告诉记者,在西班牙生活的侨民们,大多数在饮食方面很不注重营养搭配。就算是在生病以后,在生活上依然过分节俭,加上每天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而导致营养不良,就造成很多疾病隐患。
针对西班牙侨民多发的肝癌现象,万小萍分析:“很多侨民不懂生活常识,尤其在恶劣环境中从事大体力劳动,应多注意饮食、营养的补充。有些侨民在生活中,发现了食物有发霉迹象,却因为节俭而舍不得抛弃,洗洗继续食用,这些发霉食物带有黄曲霉菌,对肝脏危害最大。
万小萍建议旅西侨胞们,多学习些科学生活知识,正确搭配好饮食营养,少抽烟、少喝酒,多进行些体育锻炼,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尽快到正规大医院进行就诊,争取将病症消灭在萌芽状态。(江民)
万小萍简介:
万小萍医生1968年在沈阳军区后勤部从事医疗保健工作,从事医疗外科工作多年;1988年调至苏州军区旅游系统为首长做保健医生;1992年出国至西班牙;1997年开始帮助旅西侨胞翻译看病;2004年在马德里某妇科医院担任专职华文医疗翻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