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91岁的国军老战士王文川,在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心情。尽管当年血战四行的壮士已经风烛残年,尽管沧桑的脸上挂着些许泪痕,但老人心中的豪气仍在。随后,当他用口琴吹奏当年谢晋元团长在孤军营中教给大家的乐曲时,记者只觉得按向相机快门的手指在颤抖。
自今年初,搜狐网社区频道披露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布尔,发现包括部分“八百壮士”在内的中国抗日将士荒冢的消息后,在全球华人社会引起巨大震动。《青年参考》报记者也在第一时间报道了相关消息。令人欣慰的是,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迎抗日将士遗骨回国的呼声,终于变成了行动。3月17日下午,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在北京正式启动了迎接抗日将士遗骨回国的活动。据活动筹备组负责人梁春元透露,清明前,将派出一个先遣队奔赴巴新祭扫英烈墓地,如果资料核实工作进展顺利,今年七八月间,可能奉英烈遗骨回国。
17日当天,除了老英雄王文川外,谢晋元团长之子谢继民、上官志标连长之子上官百成等也分别从上海和台湾赶来。谢继民和上官百成等人分别带来了两地的水和土,而王文川老人准备了烟酒和香烛纸钱。他们希望在先遣队赴巴新祭扫时,先烈地下有知,能够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水土,以告慰数十年来不得归家的游魂。谢继民告诉《青年参考》报记者,他带来的土采自四行仓库附近,而淞沪抗战纪念馆副馆长沈建中则取来了苏州河的水。在随后进行的混合水土的仪式上,记者注意到,上官百成先生的手一直在剧烈地颤抖。上官百成先生对记者表示,在台湾,也有其他国家士兵遗留的荒冢,比如荷兰人的、日本人的,以前只有美国人将阵亡军人的尸骨寻回,现在,中国人也这样做了。
上官百成先生是带着妻女参加本次活动的。上官百成的女儿——一位衣着质朴的女孩告诉记者,在家里,父亲经常会讲述有关爷爷上官志标的事,让下一代人不要忘记历史。
活动筹备组负责人梁春元介绍了前期资料查询准备工作的进展。梁春元说,从澳大利亚方面查询到,在拉布尔埋葬着250位中国抗日将士,澳大利亚方面的资料甚至将这些墓地用精确的经纬度进行了标注,这为迎回遗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国内方面,在湖北通城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八百壮士”中的74人已经查到确切姓名和地址(在“八百壮士”中,有200多人来自该地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如何准确地把澳大利亚方面的英文资料与中文名单进行确认。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在活动中发言说,迎接抗日将士遗骨回国的活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是活生生的历史教育和精神教育,通过这件事情,能够加强两岸的血肉联系。此外,这一活动,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尊重历史的态度,弥补了过去60年的遗憾。李宗远强调,如果活动中发现相关文物资料,抗战馆愿意提供展览场所,在这一点上责无旁贷。
淞沪抗战纪念馆副馆长沈建中也表示,这是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当年飘扬在四行仓库上的国旗,鼓舞了上海和全中国。沈建中相信,自己决不会忘记这一史实,中华民族也决不会忘记。
在大陆筹备迎接抗日英烈遗骨回国的同时,台湾方面也在积极行动。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军方的专门项目小组,于2月28日抵达了拉布尔,进行了数天的勘察、清点行动,并在现场进行了简单的招魂仪式。3月7日,项目小组带着忠魂牌位返回台湾,在中正机场举行了简单的军礼迎灵仪式后,将忠魂牌位送到大直忠烈祠安位。台军发言人表示,防务部门计划在3月29日台湾春祭大典时,为忠灵在大直忠烈祠举行隆重的入祀仪式,表达对这些殉职官兵的崇高敬意。
台湾军方还表示,愿意就核实将士身份以及后续安置问题上,与大陆进行合作。台军发言人表示,正在规划将抄录来的名单,经比对史料确认后,通过两岸的协商机制转给大陆,进行身份核实。台湾方面还表示,如果能辨识身份,又能找到家属,台湾方面会依照规定发放慰问金。(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