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由纽约市教育局、纽约市立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简称CUNY)合办、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协办的“纽约市科学及工程展览会”(New York C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决赛,3月25日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海洋生物展馆内举行,14个比赛项目共吸引176名高中生展出700多个课题。共有近40华裔学生出席,是参加展览学生总数的约四分之一,华生的研究项目繁多,表现亮眼。
决赛选出的20名优胜者,将代表纽约市参加5月在内华达州(Nevada)雷诺(Reno)举行的英特尔国际科技竞赛(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
25日的展览类别涉及14个科目,包括动物学、行为社会学、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化学、计算器科学、地球和行星科学、工程、环境科学、数学、医疗健康学、微生物学、物理学和植物学。
纽约市教育局总监克莱恩(Joel I. Klein)表示,这些进入决赛的学生是美国的未来,总统奥巴马日前曾指出科学、健康与医疗仍是国家的重点项目。入围的176名学生中有155位(90%)来自公立学校,有如此出色的学生,应该感谢家长教师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在福建长大的姜明希今年17岁,现就读于曼哈坦国际高中(Manhattan International HS)11年级,他是25日参加展览的华裔学生中来美时间最短的一位。他参赛的课题属于生物化学范畴,研究课题为“关于糖尿病的DNA治疗方法”。
姜明希在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进行实验,他说,实验的最初构思由教授Milan N. Stojanavic提出,他在两位导师的指引下,独立完成了实验。
谈起自己四年来的美国生活,姜明希说:“今天能站在这个决赛的会场,最该感谢父母给我的鼓励,感谢初来美国时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姜明希的父亲来自上海,母亲来自福建,移民赴美后,父亲在餐馆做厨师,母亲开了一家音像店,全家住在曼哈顿上城。姜明希赴美后先就读位于上城的Wagner中学,他记得当时班上没有一个华人,开始的两年他经常去补习班学英文,但班上的同学都帮助他,让他能够在轻松的教育模式下学习。
姜明希说,从父母身上他学习到只要自己努力,是能让梦想成真的。双亲努力工作,作为第一代移民尽管英文不好,但他们不放弃,靠自己的勤劳创造快乐的生活。(宋怡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