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蔓延,旅居国生意日益艰难,受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和华侨华人回国创业政策的影响,葡萄牙华人掀起了回国热潮。
回国购房潮
2006年以来,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人民币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同时伴随着国内楼市楼盘品质的不断提高和华侨落叶归根的故乡情结,越来越多的浙江温州籍华侨在温置业买房。
据分析,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国内房产为代表的人民币资产保值、增殖的能力也不断凸显,因此很多温籍华侨纷纷选择回乡置业。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不下50万,其中在意大利、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人数最密集,大多数温州华侨在国内进行投资,而其中主要的形式就是投资置业。
抽样调查显示,约有95%以上的温州华侨会选择在国内购置房地产。而主要目标城市就是上海、杭州和温州。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回国购置地产的旅葡华人为数不少,多数华侨是自家购房居住,少部分华侨则投资地产。购房居住的华侨不仅局限在老板层,一些打工华侨省吃俭用用自己的血汗钱购置房产。三年前回国购房的华人华侨都不同程度的获利。
但是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的袭击,国内房地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多数楼盘开始降价倾销,导致华侨购房热潮逐渐降温。
送子女回国潮
最近一段时间,很大一部分旅居西班牙侨胞中的年轻父母在孩子出生不久以后,就把孩子送回国抚养。这种现象在旅西侨胞中非常普遍,以至于“回国带孩子”的生意经久不衰。许多要把孩子送回国、可自己又脱不开身的侨民,写个委托书,给要回国的人买张机票,就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托运”回了国内。
而葡萄牙的母亲也有把未满一周岁的孩子送回中国的想法与行动。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一部分旅葡华人为了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形势逼迫他们不得不割断亲情送子回国。另一部分华侨是为了让孩子回国学习中文及中国文化等等。最近也有部分华侨将自己中学毕业的子女送回国内上大学。
在国内,许多省市也都制定出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欢迎华侨的子女回国上学,接受传统中国文化的熏陶。
2009年,华侨华人子女如果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将与内地居民的子女一样,依法免缴学杂费。这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相关问题的规定》中的主要内容。 按照这一规定,华侨子女今后在其国内监护人户口所在地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将视同当地居民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此规定所指的华侨子女,是指定居海外的中国公民的适龄子女。在国内监护人的选择上,按照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的顺序确定。
规定要求,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设立针对华侨子女的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此规定不适用于回国就读外籍子女学校或民办学校的华侨子女。
回国创业潮
2006年8月,国侨办经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有近90万人。”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大学留学生占全球总数的14%。
“这些留学人员许多已取得居住国长期居留权,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华侨。” 国侨办经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后,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回国服务的活动日趋活跃,回国创业逐渐形成潮流。”
据统计,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近两年,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等地留学人员回国年增长速度均超过了30%。目前,留学人员在国内创办的企业达10000多家,仅北京一地留学人员创办地企业就达3300多家,而北京地区的回国留学人员已达8万多人。
此外,各地设立了100多个创业园,扶持新华侨华人投资创业、进行技术合作与创新,也为留学人员大量回国创业营造了创业环境。这股热潮似乎对葡萄牙的留学生影响不大,本来到葡萄牙留学的学生就不多,多数留学生完成学业或课题后就迅速返回中国,真正留在葡萄牙创业的留学生并不多,他们并没有形成强势群体。而少部分旅葡华人华侨则有回国创业的想法和行动。
回国定居潮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与生活的稳定,近年来移民回国定居热潮悄悄涌现,越来越多的华侨踏上回国的班机,甚至部分华侨干脆回国办理定居手续,长期呆在中国。据抽样调查显示:当前华侨回国定居主要是为了恢复国内户口,方便经商、读书和生活等,其本身还具有很强的国际流动性。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实施积极的华侨回国定居政策,以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人权保障的时代潮流。
在现实生活中,海外华侨比国内居民多一种选择,部分华侨不愿意放弃这种选择,狡兔三窟,华侨华人完全有条件有必要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寻找更多的机会。青少年华侨回国是为了学习中文,中青年华侨回国是为了经商创业,而老年人华侨回国则是为了落叶归根,安度晚年。
2008年以后,这股回国定居的暗流正在悄悄涌动,并逐渐形成潮流。
回国投资潮
2007年6月,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在“华创会”开幕式上表示,当前,中国各级政府在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发展。华侨华人回国创业、投资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八届“华创会”,共有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位华侨华人参会,签订合作协议、合同项目700多个,其中已落实项目近500个,600多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湖北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就有480多家。在国内其他省市,更多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纷纷回国创业,他们的行动积极配合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发挥了海外华人华侨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第九届华创会)将于今年6月28-―29日在武汉召开。据悉,本次邀请的华侨华人代表1000人,国内参会人员达2500人,比去年人数增加1倍多,为历史最高纪录。会务的规模、洽谈的项目也比去年有大幅增长。在前几届“华创会”上葡萄牙华人华侨都有人回国参加并签定合作协议或投资项目。
李海峰表示,为侨胞事业发展服务,是国务院侨办的重要职责。国侨办将秉承“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努力为侨胞事业进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给予更优质的服务。
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玉杰也说,商机无限的中国正吸引着广大华侨华人回国创业。改革开放以来,华人华侨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陈玉杰指出,中国政府对海外华侨华人回国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专门政策,并努力为华侨华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海外华商的事业成果是通过艰苦奋斗积累起来的,因此各地在吸引华侨投资的同时,更要强调为侨服务。开发侨务资源,也要讲到长远协调,侨务资源也需要保护,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有一批葡萄牙华人华侨回国投资的中小项目正在国内全面展开。(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