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动态 【字体 】【打印
印尼众多华裔候选人大选落败 华媒总结三项经验
2009年05月18日 09:43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中国侨网消息:印尼《国际日报》5月17日刊发署名文章说,印尼华人热烈参政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华族取得了应有的正当权利和关心国家大事,敢于问政议政。一窝蜂参政是民主改革过程必不可少的现象,有优点也有弊端,因此有许多华族候选人在四级议会大选中落败而归,也是正常的结果,所以参选人和支持者都不必诅丧叹息,也不必灰心失意,而是应该好好总结经验教训。

  文章摘录如下:

  2009年4月9日印尼四级议会大选已埃尘落定,中央国会和地方代表理事会中选议员已基本定案,33个省议会和452个县市议会地方议员也已选出,等待各地选委会逐一公布。由于有一系列选票争端和政党向宪法法院控诉,预料最后定案要到6月15日才全部确定,四级议员名单可一一揭晓。

  2009年印尼议会普选,因为参选政党多达38个,各级议员候选人超过65万人,华族候选人也多达千人以上,真正是破历史记录,但人多名杂,良莠不齐,获得当选进入议会的百分比并不可观,尚有待在这一个月内收集资料,统计成果。

  华人热烈参政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华族取得了应有的正当权利和关心国家大事,敢于问政议政,敢于同主流社会一道参与思考如何建设地方、改善民生和管治国家,这是民主改革时代的显著进步,是华族在印尼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通过在各地积极参政议政,突出展现了华族是主流社会的一部分,是印尼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假以时日,华裔族群中的优秀精英,终会脱颖而出,崭露头角,成为地方或国家的政坛俊杰,大展身手,为社会和建国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窝蜂参政是民主改革过程必不可少的现象,有优点也有弊端,因此有许多华族候选人在四级议会大选中落败而归,也是正常的结果,所以参选人和支持者都不必诅丧叹息,也不必灰心失意,而是应该好好总结经验教训,认真检讨思考,探讨如何吸取失败教训,重新努力学习、坚强崛起,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辉煌,为地方建设和国家管治立下鲜明业绩。

  根据初步公布的2009年议会选举结果,我们可总结华人参政的三项经验教训如下:

  第一, 华人应进入大政党参政,加入小政党没有前途。2009年大选结果,38个政党中只有9大政党取得超过2.5%选票而有资格进入国会,其他29个政党被淘汰出局,即使个别候选人在省区获得众多选票也因没达到2.5%门槛而落选。举两个显著的例子,华人精英钟万学原为小党PIB秘书长,他因看到小党无所作为而被邀代表从业党参选邦加勿里洞省国会候选人,取得全省第二高票当选2009-2014年国会议员,而他的原来伙伴潘锭钏照样代表PIB在西加里曼丹省参选国会议员,获得全西加第6位的高选票,但因PIB在国会未达2.5%门槛,结果潘锭钏不能进入国会,一些候选人如民主党的X君,得票比他少反而昂然中选,(西加有国会议席10个)。如果潘锭钏代表大政党参选,则国会议席非他莫属。

  这一教训是十分惨痛的。前大同党主席吴能彬也是如此,他参加西加国会议员选举,原来是有一定声势获得选票,但因他代表小党民族民主党(PDK)竞选,结果也没有机会进入国会,确实是劳民伤财令人难过。

  今后华人参政应选择第一级大型而有前途的政党参加,以免费时费力费钱而一无所获,2009年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第二, 华社应致力进行政治教育,推动合作,使地方华人参政重质不重量。2004年到2009年,华人参政在各县市日益踊跃,但各就各位,自由加入不同小政党,有不少华裔青壮年是被误导加入竞选,结果耗费金钱精力,得不偿失。追根究底,这是华社团体的失责,因为平时没有重视政治教育,通过时事座谈会提高各地华人青壮年的政治认识,才会造成容易被误导或政治诱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种现象在不少小地方如廖群岛、占碑和西加一些县市都出现,应受到华社大团体贤达的重视,在未来逐步致力改善,提倡华人合作参政竞选,应重质不重量,以达到更远大的参政意义和目标。

  第三, 华社应建立政治研究机构,培育一批国家管治的智库人才。2009年后,华社各地参政应走向有合作有规伐的正轨,并且要对国家和各地建设提出正确和有利全民的蓝图,协助政府开展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蓬勃发展。要达此目标,华社各团体要联手建立自己的政治研究或社会科学机构,在有限条件下逐步培育一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智库人才,为华人参政,特别是将来参与正副总统竞选提供务实有用的资讯或政纲,以为未来在印尼出现新一代的华人政治家奠定基础。(立言)

编辑:王海波】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