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动态 【字体 】【打印
纽约市选举连署战打响 多位华裔参选人冲锋(图)
2009年06月11日 10:42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陈倩雯9日在孔厦的连署签名点与民众沟通。(美国《侨报》/叶永康摄)
华裔选民9日前往联成公所为刘醇逸连署签名。(美国《侨报》/叶永康摄)

    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侨报》报道,纽约市选举的连署签名当地时间6月9日正式展开,直至7月16日结束。竞选审计长的华裔刘醇逸和竞选第二选区市议员的华裔陈倩雯都在华埠设连署签名收集摊。义工们全力以赴,挨家挨户要求签名支持。

  9日上午,刘醇逸来到有华埠票仓之称的孔子大厦,为自己的连署点站台,侨界人士于金山、黄达良、伍权硕、吴国基、赵文笙也到场。刘醇逸的出现,受到侨胞的欢迎,大叫加油。刘逗留片刻后,到其他地方去为自己的义工打气。据悉,为了鼓励签名,刘醇逸会在全市多个地点与选民见面。他的数百名多个族裔的义工也会在全市各个地区敲门征求连署。他的阵营的目标是收集10万个签名。

  除了孔子大厦之外,刘醇逸和另外参选检察长及角逐第二区市议员的韩裔,也在联成公所设连署点。联成公所顾问赵文笙说,首天到联成签名的华裔选民超过100人。为了确认自己是否民主党,可以要求义工查核,然后签名。他说,据他所知,审计长要有7500个签名;市议员则要900个。

  陈倩雯的连署摊则设在至孝笃亲公所和孔子大厦,她的竞选团队成员黄华清等人一直在大厦前向进出的民众征集签名,中午时陈倩雯从另一处“战场”转移至此,热情地和民众们交谈,并对支持自己的民众表示感谢。之后,她和义工走访大街小巷,争取连署签名。陈倩雯计划先到选区西边争取签名。

  9日,法拉盛选区的两位华裔市议员参选人吴明晓和周燕霞以及韩裔的崔容隼纷纷出动,开始为正式申请参选而征集签名(petition drive)。当天上午下雨,下午放晴,之后又阴天,周燕霞以“晴时多云偶阵雨”来形容法拉盛的竞选局势。

  9日下午,周燕霞和其阵营内的义工来到法拉盛的拉蒂默小区,逐户宣传,征集签名。对于签名数量的目标,周燕霞表示“越多越好”。而其竞选团队中的财务长叶汉中则表示,“至少3000个”。因为收到签名后,在交给市选举局前,还要再检查一遍,不可避免地要筛掉一些不合格的签名,所以在征集时的数量一定要超过最低标准900个。

  另一位参选人吴明晓说,他早上7点就起来了,带领十几位义工去了多家公寓楼,向那里的住户征集签名。中午时分,义工又集合在一起汇报征集的情况。具体征集了多少的签名还没有统计出来,他只说情况还不错。

  在民主党的市议员候选人活动频繁的9日,共和党人也不甘落后。当天晚上,皇后区共和党人在法拉盛购物中心举办了为彭博竞选市长和顾雅明竞选市议员征集联署签名的活动。活动从下午5时许开始。连署签名单共有三页,除了为彭博和顾雅明签名外,还有一页是为了争取连任的共和党州委员(地区领袖)谢美琳和其子谭顺熙签名。

  据谢美琳介绍,共和党本地党部已经一致同意支持彭博和顾雅明。虽然彭博是以独立党的身份参选,不过共和党仍认为他是优秀的领导,而且他在任市长的8年里也是共和党的身份。竞选市长所需的签名是1.5万个,而竞选市议员所需的签名是500个。州委员所需的签名是本选区内的共和党人的5%。

  顾雅明在集会上再次强调,他多年的从商和为社区服务的经验将有助于帮助社区减少和早日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他表示,在现在这个困难时期,选民不能再忍受不实的许诺了。若他当选市议员,将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反对一切新增的税目,包括过桥费,要求政府精减庸肿的机构,督促政府履行保障社会治安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两项基本义务等。(叶永康、张菁)

编辑:陆春艳】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