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严格管教一定会培养出好孩子吗?大批品学兼优的华裔学生是不是因为家长管制式教育而打造出来的?这个多年来似是而非的华人教育子女的观念,在最近一项心理学研究报告中被证明并非如此。
马里兰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谢晓玲(Charissa Cheah)等学者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华人移民妈妈更容易以威权式育儿(authoritative parenting)方法来教育下一代。但在威权式育儿方法中,有的母亲成功,有的育儿成绩则令母亲失望,原因何在?谢晓玲说,关键在于华人妈妈是否合理使用“软硬兼施”的综合方法。
针对学前儿童的各项研究,认定目前有“威权式”(authoritarian)、“严格但有爱心”(strict but warm)和“放任式”(permissive)三种育儿方法。
一派心理学家认为,传统的华人家长育儿都属“威权式”,因此孩子的情绪和社交表现,不如其它族群。但谢晓玲等人认为,育儿较成功的华人母亲,多半采用的是“严格但有爱心”方式,因此对这类妈妈进行追踪研究。
谢晓玲说,研究显示,严格但有爱心地管教幼儿时,孩子的情绪、社交表现较好,日后学习也更好。这种管教方式就是妈妈要求较严格,但在爱心环境下管教、给孩子解释行为规矩的原因、在适合孩子发育的情况下允许他们一定限度的自治。相形之下,“威权式”育儿就是只强调规矩,没有解释事情的原因,并在表达时缺少爱心与耐心。
根据谢晓玲的研究,同样是“严格但有爱心”的管教方式,但那些采用解释和爱心表达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越优秀。她指出,如果孩子没有遵守规矩,妈妈可以惩罚,但惩罚时如果解释“这些规矩对你很重要,妈妈很爱你,但你必须遵守”,孩子虽然当时会不满,但事后会没有怨恨地记住这些规矩。她说,孩子的情绪和社交表现对学习成绩很重要。
如果没掌握好尺寸,过分注重严厉或过分放纵孩子,都无法做到最佳的育儿结果。(邰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