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社主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国新闻社诚聘记者、编辑
·第二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一届世界江门(五邑)青年大会
·第十四届世界许氏恳亲大会
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视角
美国侨报:北京残奥会唤醒社会文明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2008年09月19日 09:15 来源:中国侨网

    9月17日晚,北京残奥会闭幕式在“鸟巢”隆重举行。 中新社发 金立冬 摄



 

    9月17日晚,北京残奥会闭幕式在“鸟巢”隆重举行。 中新社发 金立冬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国侨网消息:美国《侨报》9月18日发表宗鹰撰写的文章说,老一代中国人习惯称残障者为“残废”,尤其常见于农村和普通市民阶层,虽无恶意却很不好听。现在,“残废”一词已经淡出,称呼更加文明得体。中国这个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的文明之国,正在借残奥会而开新风焕华章,迈开大步追赶现代文明。

  文章摘录如下:

  北京以一场主题为“礼赞生命”的晚会,为本届残奥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在全球数十亿观众欣赏“无与伦比”的奥运开幕式几周后,中国再次以热情的姿态和完美的表现感动全世界,也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承诺。国际残奥委主席克雷文赞其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残奥会”,想必绝不是吹捧。

  世界各地的媒体第一时间都对北京残奥闭幕式给予了报道和评论,盛赞再度如潮涌起。残奥会在北京达到新的高度。此时此际,怎能不引起更多更深的思索?

  残奥会开幕前几天,笔者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北京从运动设施、道路、交通、住房、饮食以至洗浴等诸方面,为残障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短短29个小时就将奥运村改造成为无障碍的残奥村。北京30万残障者走出家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联欢,体现出社会各界对人权的高度重视和对残疾人的关怀。

  残障者无论先天性的还是后天性的,无论因公因工还是个人不幸致残,都面临生存和交往方面的人权保障问题,比常人更甚。在中国,笔者自幼接触一些残障人。1949以前,他们虽获得一些同情,更多是遭受歧视,流离失所、命贱如蚁者甚多。1949年后,随着国家富强起来,残障者逐渐获得安置和援助。上世纪50年代初,笔者正值中学,参观过广州荣誉军人学校。学员都是解放军和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伤残人员,学校教他们学会各种本领自强自立。现如今,大多数残障者的生活都有了基本保障,前不久政府还宣布将全国8000多万残疾人全部纳入特别社会保障体系。笔者相信,今天中国倾全力接待各国残障运动员,必将推动今后国内保障残障人人权保障事业登上一个新台阶。

  20多年前笔者来美,感受很深的一点是,无论公共汽车、人行道路还是各种公共场地,都有照顾残障者的特别设施,公众也都养成对残障人照顾和礼让的风气,大小公共汽车都有轮椅升降设备,旅客让残障者先上车成为习惯。这在当时与国内形成很大反差。可喜的是,笔者最近几年回国,在北京街头也能随处见到为残障者预备的设施,以及为他们让座的场面。

  另一突出感受是,老一代中国人习惯称残障者为“残废”,尤其常见于农村和普通市民阶层,虽无恶意却很不好听。现在,“残废”一词已经淡出,称呼更加文明得体。中国这个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的文明之国,正在借残奥会而开新风焕华章,迈开大步追赶现代文明。

  本届残奥会不仅让各国残障运动员感受到北京人的热情,更受到中国精神的鼓舞。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残奥和梦一起飞》说,“残奥会主火炬点燃了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法新社说,“北京到处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怀”。尼加拉瓜《新日报》评论,“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身穿白衣、翩翩起舞的聋人姑娘,她们的优美舞姿和展现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打动了在场所有运动员和观众的心”。这些发自内心的精彩评论,所传达出的是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超越精神,感染了全世界,理应得到与奥运会同样的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泳坛“无臂英雄”何军权的获奖感言“体育让我有机会去证明,残疾人不是残废人”,代表了新一代中国残疾人身残志不残,努力超越缺憾、融入社会、共享成果的愿望和精神。这对健全人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两个奥运会,两类运动员,同样精彩而又各有精彩。残奥会名为Paralympics ,即与奥运会平等的盛会。而残奥之异于奥运,就在于它唤起那些人生失去公平的残障者,鼓起自立的勇气,发挥自强的意志,张开梦想的翅膀,追逐欢乐的人生。


编辑:陆春艳】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