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视角 【字体 】【打印
海外金融人才回国需防“水土不服”
2008年11月24日 16:00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消息:11月24日,香港《大公报》发表文章题为《海外金融精英回归中国》的文章指出,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大量金融机构面临裁员压力,给中国金融业吸聚海外人才带来机会。但是海外金融人才回国需要慎重考虑,特别是在海外工作多年的金融人才,其金融理念并不一定能适应中国市场,很有可能会水土不服。

  文章摘录如下: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20%的华尔街员工失去了工作。次贷风暴爆发9个月后,华尔街投资银行已累计裁员逾3.4万人;更有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的金融业裁员数将超10万,其中华人不在少数。

  对于目前中国所面临的金融人才短期困局,有专家呼吁可以把目光投向国外,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大量金融机构面临裁员压力,这或许可以给中国金融业吸聚海外人才带来机会。而事实上,华尔街裁员风暴使海外金融人才风声鹤唳,一些海外金融人才正改换门庭到中国求职。

  有关专家表示,金融危机造成的人才流动将持续数年,中国作为消化华尔街金融精英的新兴市场,已经逐步走进华人精英的视野。而华人精英在华尔街和中国之间,以及大中华区内部的流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华尔街15%华人离职

  如果没有这场金融危机,美国华尔街无疑是个光环笼罩的金字招牌,华尔街的精英们每日西装革履、操纵着数额庞大的资金,从中获取数十万美元年薪。但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等投行的倒下,华尔街四处都是捧着纸盒离职而去的雇员。

  曾经在雷曼兄弟工作过的中国银监会研究局一位官员日前透露,近来他每天都要接到许多前雷曼兄弟老同事通过电邮发来的求职简历。如果放在一个月之前,谁也不会相信华尔街一下子会“冒”出那么多“剩余的”金融人才来。

  正如华尔街投行导致的资产泡沫破裂一样,华尔街的金融人才在危机发生后也出现了“通货膨胀”,人才供给出现了大量的富余。

  2008年伊始,花旗银行、雷曼兄弟、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等10余家金融机构已经陆续裁员数万人,金融界的工作职位减少20%。以9月16日申请破产的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牌投行雷曼兄弟为例,其全球雇员25000人,纽约雇员10000名,而华人雇员据悉超过2000名。

  覆巢之下无完卵。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有相当一部分华人金融高管受到较大的冲击。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在华尔街的金融从业人员中,已有近15%的华人离职,其中部分人已经选择回国。因为他们知道,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创伤究竟有多大。

  据统计,在华尔街摸爬滚打10年以上的从业人员中,每家大公司里有中国背景的雇员约为1000人左右。也有说法是,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有5000-6000人,他们的职位分布从投行经理、基金经理一直到技术支持人员。

  而在华尔街主流公司资深的从业人员可粗略地分成三类:第一类人是公司的部门经理,其税前年收入一般在18-20万美元;第二类入门要求很高,至少得是名牌大学的数理博士,底薪一般在15-18万美元;如果业绩好,奖金可以拿到8-10万美元。第三类的情况则相对复杂,像有些自己做投资公司的,不管规模有多少,都很容易引起国内的关注。

  中国“抄底”海外精英

  在华尔街因次贷危机被迫大规模裁员之时,中国的金融界却面临人才匮乏的现状。在金融领域,有几个行业的人手尤其短缺。其中之一是基金管理业。中国现在已经批准了大约60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半数都是外资参股的合资企业,如JP摩根、德意志银行和景顺等。事实上,中国本土的金融人才与国际金融人才的差距还很大,中国的金融人才创新不足,经验不足。中国的金融机构目前监管非常严格,现在很缺乏高端的金融人才。中国需要那些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则,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国内的金融产品及规则又非常了解的金融人才。

  到中国发展,这将可能成为今后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全球精英人士的广泛共识。据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有可能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受影响程度最低的大国。中国经济的持续走好和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再加上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逐步开放的金融政策,均将可能构成对华尔街华人精英来中国工作和发展事业的直接吸引力。

  据称,现在中金、中投、平安保险、几大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及外资的金融机构,不仅请猎头帮助寻觅,很多机构的董事长、人力资源总监最近也是频繁飞往纽约,亲自“招兵买马”。

  最近,上海市金融工委更是在组织上海金融机构招聘团,拟在今年12月初到华尔街“采购人才”,主要是面向美国金融机构的人才。

  日前,杭州市人民政府有关人士透露,准备在年底组织有关人员,前往华尔街招聘人才,以满足杭州市对金融人才的需要。

  就在上海及杭州摩拳擦掌准备“采集”海外人才时,深圳金融机构也在蓄势待发。深圳某基金公司透露,该公司也准备到华尔街做人才储备。“我们的队伍这两年已经明显国际化了,投研团队很多都有国际投资背景。从今后的全球布局来说,还希望引进更多国际人才。”此外,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华夏银行等也在进行海外招聘计划,其招聘职位均要求有海外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的管理经验,包括全球市场、新兴市场、美国市场等。

  而刚刚成立没多久的中国国家主权基金中投公司日前再次公布新的招聘计划。在去年底,中投公司已经面向全球进行过一轮人才招揽。而在此次的招聘计划中,中投拟招纳包括股权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另类资产投资等11大类、30个岗位的人才,不限国家、文化背景,但各岗位应聘条件基本包括以英语为工作语言、6-8年以上相关职位工作经验等。显然,中投此次准备“抄底”华尔街金融精英。

  还需有个适应过程

  华尔街的高端金融人才,一般都是打拚多年,在美国有家有口,即使来国内基金公司就职,恐怕也不大愿意长期居住在中国,而如果让他们就在美国办公,如何对这种异地办公的模式进行完善的监管,又是一大问题。

  分析人士表示,这次金融风暴波及范围广,中国经济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一定影响,回国并不代表海外金融人才就能躲过此“劫”。

  事实上,海归就业难已经成为国内职场的普遍现象。与本土职场人士相比,以前在海归身上凸现的优势已经开始消减。

  近期中华英才网一项对随机抽取的1500多个海归样本统计的结果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问题,40%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有57.5%的海归在归国6个月左右才找到工作。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教授认为,海外金融人才回国,需要慎重考虑,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状况和国外区别较大,不可盲目跟风。特别是在海外工作多年的金融人才,其金融理念并不一定能适应中国市场,很有可能会水土不服。而且在海外多年,金融人才们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情况并不了解,回国还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林华)


编辑:史词】
进入相关专题: 金融海啸冲击华人经济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