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8日,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率领“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一行40人抵达纽约,开始在美国为期19天的艺术之旅,与美国华人华侨同庆新春。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阎维文等随团抵达。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彭克玉、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共同主席梁冠军和陈清泉、秘书长林学文,美国福建同乡会代主席郑棋,美国福建公所代主席郑时甘,美国上海联谊会会长承立平,崇正会主席朱天长等纽约当地侨领及各客属侨团负责人等,均到机场迎接李海峰一行。 中新社发 魏晞 摄

1月28日,由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率领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抵达纽约,将在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五个城市演出,与当地华人华侨同庆新春。 中新社发 魏晞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中国侨网消息:美国《侨报》1月29日刊发题为《文化搭建桥梁 四海同庆新春》社论文章说,搭建文化桥梁,不仅有利于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所在国各族裔的交流,提升自身的地位和影响,也有利于促进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化解各种敌意、误解。这就是在新春之际,海外华人对来自家乡的“精神食粮”的最大期待。
社论摘录如下:
春节,本是中华民族的喜庆佳节。但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的美国,华侨华人的牛年春节难免蒙上阴影。正在此时,“娘家人”不远千里送来了一份“精神食粮”——1月28日,中国国侨办主任李海峰率阵容强大的艺术团抵达纽约,展开为期19天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慰侨演出。
去年中国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在灾难面前,海外华侨华人却深情挂念家乡,慷慨伸出援手,与祖(籍)国同舟共济。如今金融危机仍在肆虐,海外华侨华人的事业和生活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祖(籍)国专程捎来欢腾的歌舞、喜庆的晚会,是对海外华侨华人一贯贡献拳拳赤子情怀的回报,传递的是一份乡情和关爱:家乡人没有忘记你们,困难总会过去。
由于体制、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中国早已被判断“可能成为最早走出这场危机的国家之一”,中国总理温家宝28日在瑞士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又一次自信地发出了“严冬终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论断。而这个“最具活力新兴经济体”无疑会成为海外华侨华人可以依靠的坚强后盾。一场场慰侨演出传递的是一个信息:中国在摆脱危机的努力中没有忘记这群改革开放的最积极、最热情的开拓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事实上,用文艺演出等形式向海外华侨华人浇灌与培育中华文化,也正逢其时。尽管已落地生根,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华人一直保留着念祖爱乡的优良传统,近些年,海外侨社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成为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本国多元文化的发展,提倡多族裔文化共生。借助海外华侨华人的传播,中华文化已被越来越多国家怕民众接受和喜爱,中国传统节日逐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一些城市散发魅力。而中国官方组织艺术团节日赴海外演出,也可为这股热潮助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丰富华侨华人所在国多元文化。
其实,来自中国官方的节日海外慰侨演出并不鲜见。自1984年以来,在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期间,仅国侨办就已派出逾百余艺术团组赴60余国访演,华侨华人观众人数累计100多万。而今年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更着眼与海外侨社传统春节活动有机结合,在华侨华人主要聚居国家和地区展开(同时派出4个艺术团和4个艺术小组,分赴北美、南美、西欧和东南亚等重点国家访演),更有望推动、整合、提升海外侨社既有活动,形成“四海同春”的规模效应,相信会有益于文化的长远传承。
伴随中华文化的推广,中外交流的密切,相信国际上对中国及华侨华人的一些不必要误解就能自行消解。比如,中华民族量入为出、克勤克俭等习惯,与一些西方国家“寅吃卯粮”的文化相反,因而常被西方人士讥笑为“不会享受”或是守财奴的素质,甚至被指责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当中国官员、学者在多个公开场合解释这种传统理念的渊源这后,这种所谓的“吝啬”而今不就成了世人所艳羡的居安思危的“先进文化”吗?当此之时,尽管中国尽早走出金融危机有益于世界经济早日复苏,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又在某些吃“酸葡萄”者中暗潮汹涌。加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消弥这些不利论调也应该有所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