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视角 【字体 】【打印
美国侨报:将追讨国宝官司进行到底
2009年02月19日 13:35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北京新闻界2月18日再度关注佳士得拍卖行将于23日公开拍卖圆明园鼠首及兔首,估价总额高达两亿人民币。有中国法律界人士要求维护流失文物主权的尊严,同时要求返还给中国。图为北京圆明园举办的十二生肖展希望它们全部回归中国。 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国侨网消息:中国人每每提到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便会切齿痛恨。尽管81名中国律师组团试图阻止圆明园被掠国宝的拍卖,尽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这批国宝拍卖表了态,但佳士得法国拍卖行仍坚持于23日至25日在巴黎公开拍卖当年八国联军从北京掳走的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美国《侨报》刊文认为,这无异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怎能不勾起中国人的新仇旧恨?怎能不伤害中国人的民族感情?

  美国《侨报》的文章摘录如下:

  圆明园的鼠首、兔首铜像,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法联军强盗劫掠走的国宝级文物。中国对这批文物拥有不容置疑的所有权,这批被掠夺的文物必需无偿归还中国。据称,中国律师团已发表声明,如果佳士得坚持拍卖,而竞拍者明知这批文物系被抢夺的还购买的话,就应承担法律责任。届时,律师团将运用法律手段追索兽首,佳士得可能被追加为被告。

  当然,就运用法律手段而言,目前还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谁当原告?二是谁支付几十万元(人民币)的诉讼费用?三是如何举证,使用哪国法律?依笔者看,即使完全依靠民间,这些问题都不难解决,何况还有政府?以前,政府由于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无暇顾及历史上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欠下的旧账。而今天,中国的经济已经腾飞,就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实力而言,中国政府如果再不出面成立专门机构、追讨历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掠夺走的文物,如何对得起先辈?

  自然,帝国主义者对他们历史上犯下的罪行,是不会轻易承认的。中国必须根据国际法对被掠夺走的中国文物,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追回。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只能对一些无法追踪的历史文物进行适当的回购。对确有根源的文物,像圆明园的兽首等,中外历史都有明确记载,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追回。即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会遭到西方列强的有意阻挠,也应将文物官司进行到底。

  西方国家不是一直热衷于推行他们的普世价值吗?那么请问,国际强盗掠夺的别国文物,竟然任由其在国际市场上公开拍卖而不予阻止,难道这也是他们的普世价值?中国政府运用法律手段追回被国际强盗掠夺走的文物,至少可以在国际上制造对我有利的舆论,使得国际上明白当今世界的许多中国文物,都是国际强盗掠夺走的中国财富。让那些拍卖这些文物的商人和购买文物的收藏家们感到耻辱,让那些帝国主义者们感到无地自容。

  连具有“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之称的浪漫主义文豪雨果,也曾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对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进行了批判。雨果曾这样写道:“胜利者窃走了夏宫(即圆明园)的全部财富。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这两个强盗就是英吉利和法兰西。”

  今天,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更应理直气壮地面对佳士得的无耻行为,进行无情揭露,把“这两个历史上的强盗”嘴脸,再一次公之于世。中国人失去的只是文物,而西方列强失去的则是他们的“普世价值”的伪善。

  被掠夺的中国文物必须无偿归还!

  (作者资中 系旅美华人学者)

编辑:陆春艳】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