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视角 【字体 】【打印
大马华报:纳吉打造“精装”内阁
2009年04月10日 15:20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中国侨网消息:马来西亚《南洋商报》4月9日刊发社论说,基于马来西亚前首相巴达维于去年3月18日组阁时,经大幅度缩减正副部长人数,并废除政务次长职务,因此,新首相纳吉仅作有限的瘦身动作,凸显纳吉用人唯贤、知人善任一面,使其呈“精装版”内阁,更彰显充满活力、具专业导向,拥有高素质的精兵简政特点。

  社论摘录如下: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8日宣布内阁改组,全体正副部长9日宣誓就任后,必须孜孜以求、以民为本,推行务实利商惠民政策,展现治国拼经济之智慧与才能,尤其于金融危机加剧、政局仍未全面平复之余,全体阁员更宜专心致志,运筹帷幄,以不负众望,早日带领国家在政经上脱困反弹。

  具经济学位背景的纳吉兼任财长,以及拥有经济硕士学位的原副财长胡斯尼,升任为第二财长,凸显纳吉致力建立专业财经团队,振兴经济。甫当选为巫统署理主席的慕尤丁,顺理成章被委以副首相重任,同时坐镇教育部,以其中庸开明从政作风,相信在华教问题上会有突破表现。

  华基政党方面,民政党全国主席许子根首次入阁,符合策略性政治考量,有利于他以首相署部长身分,受邀出席各地活动集会,尤其重新活跃于槟州华人政经文教领域。事实上,许子根负责国民团结及监督行政表现事务,职任重大,惟以其身任多届槟州首席部长之丰富经验,相信将可驾轻就熟;该党妇女组主席陈莲花则调任国内贸工部副部长。

  作为国阵第二大成员党,马华保持4名部长及6副部长职位,翁诗杰和廖中莱留任交通及卫生部,黄燕燕则被赋以职责更大的旅游部,江作汉取代党选落败的原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黄家泉。魏家祥仍留任教育部副部长,副部长新人包括妇女组主席及副主席周美芳与王赛芝双双上榜,霹州联委会秘书李志亮首次入阁,出任外交部副部长,而尽管于党选落败,曹智雄却更上一层,调任副财长。

  最大意外是纳吉把新任巫青团长凯利拒于门外,显示他勇于打破旧框,不拘泥于前数任首相委团长入阁之传统。纳吉之前声明欲组清廉内阁,基于凯利于党选前被巫统纪委会实证涉及贿选活动,而痛遭割爱,首相此举对巫统及友党阁员为一大警惕,提醒他们必须洁身自爱,勿涉不道德行为。

  虽然如此,落选巫青团长的慕克力受委为国际贸工部副部长,颇为令人吃惊,首相阵容虽开始显露他勇于摆脱巫统诸侯政治,不分地理及党职因素,选择有卓越知识及年轻专才入阁。另一方面,亦可解读为前首相马哈蒂尔,对纳吉仍具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经重新洗牌后,数位资深部长及政治领袖将从此淡出政府行政事务。

  于党选失利的马华黄家泉、巫统的莫哈末泰益、阿莎丽娜、赛哈密,以及阿米尔山皆被除名。新任巫统副主席希山慕丁调任内政部长,其责任及职务分量更为重大,潜质极佳。至于为稳定国阵政权,作出关键贡献的砂沙两州重要领袖,皆受重视,多人出任正副部长,进一步加强东马与中央的凝聚力度。

  首相及全体内阁成员任重道远,须客观看待各族事务,以宏观思维雷厉推行治国及外交良策,消除人民不满的各项弊端,大刀阔斧铲除贪污舞弊、官僚裙带,办事不力的积弱行政文化、深化公共行政效率,落实以民为本的“全民的马来西亚”理念,人民深切期盼政府克尽厥职,构建经济新秩序、稳定商民信心,安邦富民。

编辑:王海波】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