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消息:美国《侨报》当地时间13日发表社论文章说,中国文字,不论简繁,都是中华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只有程度的区别,没有本质的分野,其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尊重传统,承认现实,灵活变通,才是解决简繁之争的途径。而将其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无疑是自设樊篱,作茧自缚。
文章摘录如下:
马英九6月9日在接见侨界代表时指出,台湾使用“正体字”(“繁体字”),但大陆则使用简体字,他建议可采用“识正(繁)书简”方式,希望两岸未来在这方面也能达成协议。
马英九这番话,在海峡两岸激起了波澜。绿营指责马英九此举是“文化统一”,甘作“儿皇帝”。而大陆国台办则正面回应,“可以积极探讨,充分论证。”
长期以来,在两岸,在海外,简繁之争,成为一个甚为敏感,备受争议的问题。在海外,简体字被“妖魔化”,被指责为割断中华文化传统。大陆也发生过因知识分子维护繁体字而被批斗、被整肃的悲剧。
大凡一个议题被政治化后,就会被扭曲。简繁之争也不例外,被人为制造了许多误区,现在到了就事论事,正本清源的时候了。首先,简体字和繁体字,绝非两种文字。简体字,无非是将部分繁体字加以简化。简体字,同样也是汉字。你简我繁,两岸同文同种格局并未丝毫改变。其次,文字简化不等于割断传统。文字简化并非是从中共建政后才开始的。汉字繁难,世所公认,自从秦始皇“书同文”以来,文字简化,尤其在民间,一直未曾停过。简化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其约定俗成。从亚洲汉字圈来说,日本的简化汉字比中国早得多,却从未有人攻击日本人数典忘祖。文字无非是一种载体,大陆传统文化的断层,罪在文革等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而不能简单归罪到简化字身上。今天,大陆的年轻人,同样可以通过大量出版的简体古籍直窥中华文化堂奥。近来出现的“《论语》热”、“读经热”,就是明证。因此,简繁之争,是文字形式之争,绝非正邪之争。
当然,简化字本身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要加以改进。文字改革的初衷“汉字拉丁化”,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而利用政府权力,强行推行,也必然有其后遗症。最典型的例子是,大陆1977年颁布的“第二套简化字”方案,受到民众的抵触而无疾而终。问题是,简繁之争,在两岸,在海外,长期以来被严重政治化了。如认为使用简体字是“忘本卖国”,把国共之争延烧到文字上。在今天,两岸出现了难得的大和解的局面。两岸在国际社会上休兵,不把宝贵资源“流外人田”。在侨界休兵,不论来自大陆还是台湾,可以一笑泯恩仇。那么,在文字上,也应“简繁休兵”,“去政治化”,而将其回归为一个文字问题、一个学术问题去探讨,去实验。“一国两制”都行得通,“一国两字”又何妨?何况,简体字并非中文以外的另一种文字。
其实,在海外,在美国,简体和繁体并非水火,而早就和平共处了。在美国主流学校的开设的中文课,简繁各擅其美。在侨社,繁体字固然占主流,但随着大陆移民比例的大幅上升,使用简体中文的人群急剧上升。遍地开花的中文学校,以简体和汉语拼音为招牌的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识繁书简”,无疑是提供了一条变通和过渡的途径,在海外尤其如此。“识繁”,首先是因为在海外中文社区,使用繁体字还是占多数,其次,繁体字无疑包含着中华文化的更多人文密码,字形更庄严和秀美,为书家所爱,为学者所钟。在中国民族大寻根,找回传统的今天,繁体字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书简”,是因为简体字易写易学。这点,中文学校里学中文的孩子最有体会。美国社会“中文热”方兴未艾,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无疑对“老外”更具有吸引力。
因此,“识繁书简”,学中文的学生们在学写简体的同时,教他们认识繁体字,一方面沟通传统,一方面连接现实。当然,马英九提议中所说的,大陆在书面印刷中恢复繁体,这是否行得通,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了。
《侨报》是美国华人社区中,率先采用简体字的中文日报。事实证明,此举受到读者,尤其是来自大陆读者的欢迎。而本报广受欢迎的《侨报周末》,曾长期使用繁体字。我们认为,中国文字,不论简繁,都是中华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只有程度的区别,没有本质的分野,其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尊重传统,承认现实,灵活变通,才是解决简繁之争的途径。而将其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无疑是自设樊篱,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