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法国《欧洲时报》7月16日刊发时评文章说,虽然新疆境内的局势渐趋平稳,但事件在海外带来的冲击却没有减缓,呈现出的一些新态势更值得重视。伴随着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努力,以及调查的进一步展开,7·5事件的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而对于类似事件带来的“次生影响”,我们则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做出充分的因应。
文章摘录如下:
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新疆7·5事件给当地民众带来的创伤正逐渐被抚平,新疆境内的局势也渐趋平稳,但事件在海外带来的冲击却没有减缓,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值得警惕!
首先,国际恐怖势力大有介入中国民族问题的趋势:多家海外媒体的消息称,基地组织的分支已经公开宣传,将因7·5事件向中国进行报复,计划袭击中国派往非洲和其他地区进行援建任务的中国工人和目标。对此,中国政府已表示高度关注,并已向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公民发出安全警告。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打击从不懈怠,但相继发生的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表明,形势不容乐观。
尤其7·5事件之后呈现出的一些新态势更值得重视:基地组织分支扬言报复,“疆独”公开表示与“藏独”合流,部分伊斯兰国家宗教界发表对华不友善声明,土耳其政府大玩“变脸”,美国承认国会资助热比娅,身处美国的热比娅再次宣称不崇尚暴力……这些都可视为7·5事件的后续,其发展令人关注。
从全球安全的角度讲,中国维护新疆和西藏的稳定,不仅事关自身核心利益,不容他人染指,也攸关中亚、南亚地区稳定,以及国际反恐大局。如同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对“三股势力”不可能放纵和妥协。某种程度上讲,7·5事件之后呈现的新态势,更加证明了中国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以及同欧美等国合作反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部分西方媒体正在寻找新一轮攻击中国的途径:7·5事件发生后,国际舆论广泛关注。中国政府在当天夜里就向民众和媒体发布暴乱事实真相及有关伤亡数字,并且随即邀请国内外媒体赴新疆现场采访,保持了高透明度。很多媒体都能依据事实,客观、公正地报道这一事件,但也有部分西方媒体仍刻意歪曲事实真相。
这场造成千余人死伤和巨大财产损失的暴力犯罪,在这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被定性为“和平示威”、“歧视性民族政策造成的冲突”,而中国警方为维护社会治安、恢复正常社会秩序采取的必要强制措施却被渲染成“镇压”……倾向性十分明显;更有部分西方媒体甚至再次丧失基本职业道德,在图片、画面上造假,在细节和用词上移花接木、颠倒黑白,甚至把警方解救出来的受害群众说成是警方施暴的“牺牲者”,试图混淆事实,误导海外读者和观众。
实际上,这些西方媒体在7·5事件上的表现并不让人陌生。去年中国奥运会前掀起的反华宣传浪潮,我们至今记忆犹新。西方媒体坚持双重标准,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这种偏见并没有改变,并且似乎认为是找到了攻击中国的新途径:在不断抛出的经济威胁、军事威胁等“中国威胁论”收效甚微的情况下,中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成为其攻击的新目标。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西方媒体及其背后支持者在设置这种攻击时,往往将其同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捆绑在一起。7·5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就被部分西方媒体说成是发生在广东韶关的一起涉及维吾尔族人的普通治安案件,实际上两者并无关联,但社会问题一旦与民族问题相夹杂,其破坏力往往被成倍放大,也更具迷惑性。
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及其背后支持者还刻意将对中国民族政策的攻击与历史问题、宗教问题和文化问题相联系,试图从中拼凑出“藏独”、“疆独”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此外,西方媒体及其背后支持者还极力将中国国内存在的适度或少部分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导向极端民族主义范畴。这一点从近年来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所谓“仇日情绪”、“仇视外资”、“中印竞争”和“网络暴力”等的过分渲染、极力刻画,从去年的3·14事件到今年的7·5事件报道,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我们相信,伴随着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努力,以及调查的进一步展开,7·5事件的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而对于类似事件带来的“次生影响”,我们则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做出充分的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