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消息:《日本新华侨报》7月22日刊文说,中国驻外使节会议时隔5年日前再度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有关提升“四力”的讲话,引起海外高度关注。应该说,这是中国“大国外交”的新追求新目标。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驻外使节会议时隔5年再度日前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200多名驻外大使、总领事、驻国际组织代表阐述中国外交新政,主题词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但海外媒体更关注的是,胡锦涛首次关于提升“四力”的声音,即外交工作要努力使中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应该说,这是中国“大国外交”的新追求新目标。
驻外使节会议是中国外交的最重要会议之一,间隔数年不定期举行,一般是调整和布局外交政策的会议。此次会议中共最高层九大常委全部出席,足见会议的重要性。一般分析,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在世界上获得普遍认可并发挥积极作用、也被各国寄予期望的背景下召开的。中国外交政策很可能面临新的转型或突破,确定与大国地位相配置的“大国外交”方略,并统一思想。
人们注意到官方新华社的报道,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都特意提到,当今外交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必须更好地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这意味着中国除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还有了大国外交的“新思维”。从胡锦涛讲话中可以发现中国新的外交布局的脉络,在“和平外交”的基础上注重向六个方向推进:
一是“发展外交”。胡锦涛强调,新形势下,外交工作必须切实维护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中国发展利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是一个大国的成长基础,大国外交是务实外交,不能脱离国家发展大局。实际上,一年来中国领导人利用参加重大国际多边会议倡导合作,把外交舞台当作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机会,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二是“安全外交”。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利益。其核心是众所周知的“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国外交的“红线”不可触犯。由此可推,今后可能更加严厉对待西藏达赖、新疆分离主义分子,压缩他们国际活动的空间。而对于南海等地区,寸土不让,但会尽量克制,不让局势恶化,以致危及周边安全稳定。
三是“大国外交”。胡锦涛说,要适应世界格局变化,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外交工作,重点是要运筹好大国关系。显然,中美关系仍是重中之重,同时继续深化与俄罗斯、欧盟的关系,也会对印度、日本伸出友谊之手。
四是“人文外交”。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实际上就是增强中国的“软实力”。
五是“维权外交”。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中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这是海外华人华侨的特别关注点。中国作为日益开放强盛的大国已经从“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到“我们的同胞遍天下”,甚至中国的投资也撒遍各国。中国政府理所当然要重视和维护自己同胞(港澳台同胞)和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有事找使(领)馆”。
六是“和谐外交”。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其关键词是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互利共赢。这应该是中国在世界上首创并实践的理念。在一些涉华事件和多边外交问题上,中国外交的回应往往坚定而适度,在某些方面比较克制,比如对土耳其总理抨击中国民族政策、澳大利亚总理为力拓事件质疑中国司法,中国政府依据事实和法理说话,心平气和,并没“对着干”打口水战。
可以说,这些内容基本勾勒了新的形势下中国“大国外交”的战略和内涵。胡锦涛强调“四力”诉求,实际上表明了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的“全球观”、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自我要求和理想境界,体现了大国风范,值得考虑和关注。(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