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文苑 【字体 】【打印
瑜伽文化何以海外传扬
2009年07月24日 16:15  来源:人民日报   

    印度小镇瑞诗凯诗以“瑜伽圣地”而遐迩闻名。笔者曾前往那里体验过一次“瑜伽修学之旅”,亲身感受到瑜伽在传播印度文化方面的潜力和作用。

  印度是瑜伽的故乡。几千年来瑜伽作为修行术在印度流传,自19世纪开始传往西方。而今,瑜伽已成为一种身心兼修的时尚健身方式风靡全球,一波又一波的“瑜伽热潮”悄然将印度传统文化带向了世界各个角落。

  瑜伽何以成为了印度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

  首先,它的广泛传播应归功于印度一代又一代瑜伽大师主动将瑜伽术介绍到海外,为世界打开了认识印度文化的一扇窗口。最早向西方国家传播瑜伽的印度瑜伽大师几乎个个都是哲学家。他们向海外推广瑜伽、革新瑜伽内容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印度哲学。大师们通过著书立说,创办学院,让瑜伽追随者能更好地了解印度哲学理念和印度传统文化。印度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斯瓦米·韦卫卡南达是向西方国家传播瑜伽的第一人,他在1899年成立的纽约吠檀多协会,至今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从事吠檀多哲学和瑜伽教学的机构。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瑜伽导师之一的斯瓦米·希瓦南达,虽然从未迈出印度国门,但他的200多部充满激情和表述精当的关于瑜伽和哲学的著作,对世界认识和了解瑜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的嫡传弟子斯瓦米·毗湿奴·岱瓦南达于1959年在加拿大创立的希瓦南达瑜伽吠檀多中心,目前已在全球拥有80个分会,成为印度在国外传播瑜伽和吠檀多哲学最有影响的机构之一。

  另外,利用瑜伽发源地优势,让世界各地前来印度求取“真经”的“朝圣”者通过瑜伽得到更多印度文化的浸润,使印度文化得以光大。于是,瑜伽小镇瑞诗凯诗、孟买的印度瑜伽知识大学以及浦那的拉玛摩尼艾扬格瑜伽学院,就成为各国瑜伽爱好者们学习和体验印度文化的课堂。

  当我走进瑞诗凯诗小镇,方知这里有千余所瑜伽学校。小镇虽因瑜伽而闻名,但其中最有名气的几所瑜伽学院都设在研究和传授印度吠檀多哲学的静修院里。在这里,瑜伽仅仅是一门“辅修课”,负责“辅修课”的部门向瑜伽爱好者提供几天、几月甚至一年以上不等的瑜伽培训课程。我参加的培训课程安排在达耶南达静修院,课程为期8天,主要教授艾扬格瑜伽。38名学员来自世界各地,除3位印度本国人外,3位来自中国,12位来自巴西、俄罗斯和荷兰等国,还有20位是来自美国的高中生。课程不仅有瑜伽练习,还设有梵语入门、吠檀多哲学以及“和大师对话”等。学校图书馆里各种有关印度哲学、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书籍供学员随时借阅。在早晚涨落有时的恒河边上,伴着静修院内教徒们做礼拜的诵唱,远眺绵延山巅上闪烁不定的星辰,聆听身边大师对吠檀多哲学“我”的阐述,恍若时间停顿,习者可一直浸濡在这古老的文化氛围之中。印度的静修院借瑜伽传播和发扬印度传统文化,的确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武术已成为东方文化的标识之一。传播最广的太极拳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身功能,在国际上的声名并不亚于瑜伽,然而从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上讲,却无法同瑜伽比肩。瑜伽得以风靡全球,有现代人对身心健康的日益关注与追求因素,也有西方人对神秘东方文化的向往和亚洲各国适合其发展的土壤。与之比较,太极拳并不缺少这些要件,然而在对其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整理方面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如何借助太极拳等文化形态的翅膀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扬,从印度瑜伽的传播之道中,我们是否可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呢?(杨惠)

编辑:史词】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