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德国弗莱堡市郊的沃邦社区,汽车几乎已经绝迹,许多街道的路牌标示,只许行人和自行车通过。取而代之的是无污染的有轨电车、自行车,以及悠然自得的步行族。德国作为奔驰汽车与高速公路的故乡,早在2006年就已经成功建成了沃邦无车社区,并成为欧美国家争相效仿的潮流典范。
沃邦社区的建筑布局呈条形,便于电车近距离抵达每个家庭。商店、银行、餐馆等服务功能区皆设在住宅区附近。停车场则建在社区边缘,每个车位贵至4万美元。结果凡入住沃邦社区的家庭,有57%的人欣然卖掉了汽车,70%的家庭没有汽车。因为在这里生活,没有汽车一样很方便。公共交通的便捷,生活区科学合理的分布,安静优美的环境,使得向往绿色生活的人们纷纷搬进沃邦社区居住。尤其有孩子的家庭,特别放心孩子们远离汽车成长,安全与健康对家长是最大的吸引力。如若出外旅行,社区车库提供租车服务,极具人性化。
如今汽车不仅在发达国家,甚至在发展中国家也日益普及。在中国,随着汽车价格的下降,这个昔日只为少数人所拥有的物件,已成为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交通压力的加剧,还有密集排放的黑色尾气,犹如一台台喷着毒气的机器,毫不客气地与我们争夺宝贵的呼吸空间,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生存。
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快捷和便利。倘若出现更为环保先锋的生活模式,也就意味着电车、燃油汽车时代宣告结束。“对包含工作、购物、休闲及相关服务的社区规划,不应当建立在依靠汽车才能与多数人相聚的基础上”。这是英国2001年发布的明文规定。
传说中已臻高深的武功境界是“无招胜有招”,借来形容交通与环保兼顾的最佳境界,似应为“无车胜有车”。在当今世界,衡量某个国家是否先进发达,标准之一便是: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相处,人们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生态文明成果。(杨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