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学期,系里要我开设一门由看电影来暸解中国文化的课程,我除了选择“活着”、“饮食男女”、“喜宴”、“那人那山那狗”等现代电影之外,也挑选一部古装片。
既然要挑古装片,当然不会忘记当年凌波与乐蒂主演的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的轰动情形,所以我就上网找梁祝电影的DVD,很快地就找到了,价钱也很公道。
那天,我在教室先为学生介绍梁祝故事的时代背景后,便兴冲冲的开始放映这部爱情大悲剧,给这些已经学过两年中文的洋学生观赏,原以为他们—尤其是女同学,可能都会看得眼泪汪汪、伤心不已,结果可是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全班20几个同学,包括两个华裔学生,从头到尾居然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掉过一滴泪。
美国学生似乎比较实际些,他们丝毫不懂得如何欣赏凌波反串小生的潇洒劲儿。我们分析观后感的时候,有学生表示,在美国女扮男装只能用在胡闹的喜剧片,而“梁山伯”竟由一个女演员扮演,他们觉得匪夷所思,十分滑稽,无形中就把悲伤的感觉大大地打了折扣。也有学生认为美国孩子十来岁便已经开始约会,大谈恋爱,父母也不会阻止,所以美国人绝不会把初恋看得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那么认真。
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中美文化不同,对爱情价值观也不同,可是我觉得这些洋学生看梁祝居然那么无动于衷,最大症结可能还是因为缺乏对中国古老历史与文化的认识,自然无法随梁祝剧情发展产生共鸣了。
梁祝电影虽没能让我的美国学生伤心落泪,他们却都非常高兴有机会观赏这个中国式的“罗密欧与茱莉叶”。他们还是从这部电影中学到很多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目睹了中国古代华丽的服饰与楼台亭阁、在私塾里念书情形、传统家庭中严父慈母的标准形象,以及中国人视婚姻为家庭大事的传统观念等。此外,有个美国男孩儿还深深地爱上梁祝电影里的黄梅调歌曲呢!(摘自美国《世界日报》/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