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泰国首都曼谷市区西部,有一处繁华的商业街区,这就是闻名东南亚的曼谷唐人街。唐人街长约2公里,由耀华力路和与之相交的三聘街、石龙军路三条大街和许多街巷组成,是曼谷的老街区。
行走在耀华力路或石龙军路上,会令你恍如置身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触目所及都是传统的中文商号招牌,行人、车辆川流不息。
在遍布唐人街区数以千计的商铺中,以金行最为突出,大小金行随处可见。虽说门面不大,却装饰得富丽堂皇。据说,曼谷的金店有70%都分布在唐人街。
许多出售中国传统物品的商店,经营的大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知名产品,如贵州的茅台酒、北京同仁堂的中药、王致和的臭豆腐、福建漳州的片仔癀、重庆的天麻、宁夏的枸杞、桂林的罗汉果等。
曼谷市内华人很多,大约有50万。唐人街的经营者几乎全是华侨华人。仔细追溯起来,曼谷唐人街与曼谷城同时诞生,至今已有200年历史。
浓郁的潮汕风情,是曼谷唐人街最大的特色。自古以来,有大批华人移居泰国,其中尤以中国东南沿海的潮州人居多。他们将中国的风俗习惯带到这里。在饮食方面,泰国菜受到中国的烹煮方法影响很大,与潮州菜相近。潮州话在这里通行无阻,泰语中也渗入了一些潮州语。以前的潮州人很少会说普通话的,但他们始终记得自己的根,不大的几条街道上,竟然矗立着好几座典型的中国式庙宇,应该是常年漂泊在外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吧。
200年来,唐人街一直保持着典型中华传统文化和华人社区的习俗特点,鳞次栉比的商铺、住屋前都供奉着福、禄、寿三位官人像,门上张贴着祛邪镇宅的“符”和“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传统中国楹联。在唐人街里可以很方便地买到中文报章、书刊及观赏华语电影或潮州戏,夜总会也有歌手演唱华语歌曲。现在随着华人、华文地位的提高,中华风俗在泰国的传播,中文学校也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
慢慢行走在街头,看着满眼熟悉的中国招牌,心在激荡。
这是华人聚居地,因是旧城区,许多楼房都上了年纪,看上去很陈旧,甚至有些已是破败了。据说,这里以前是湄南河边的一片滩涂,后来华人在此聚居,慢慢就成了气候,再后来通过华人的努力,这里终成一片繁华商业区。看着这些建筑,可以想见以前的繁荣。这里的华人前辈是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和曲折才在异乡立足和立业的啊!
今天,很多华人都搬离了唐人街,进入了泰国主流社会,为泰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唐人街,还静静地立在那里,在岁月的变迁中,历史和文化的氛围依旧无处不在。(乔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