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移民资讯 【字体 】【打印
保障国内就业 澳大利亚决定削减技术移民1.85万
2009年03月17日 09:17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中国侨网消息:据《澳洲新快报》报道,澳大利亚移民部长伊云士(Chris Evans)3月16日宣布,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威胁,为保障国内就业,联邦政府决定削减2008-09年度永久技术移民名额。他说,鉴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澳洲经济状况所发生的变化,联邦政府认为必须相应调整移民政策,内阁因此在上周批准了削减永久技术移民名额计划。

  伊云士说,联邦政府将在未来3年削减技术移民1.85万,从原来的13.35万减到11.5万、即缩减14%。其中,建筑和制造行业将从移民部《最紧缺行业技术名单》(CSL)中取消,包括———砖工、管道工、焊工、木匠和金属装配工等。目前,CSL仍列澳洲最急需的专业,如医疗、卫生健康、工程和咨询科技等,此系列名单继续向海外技术移民开放。

  移民部宣布修订永久技术移民名额前,已从去年12月起采取部分新措施,仅向已有雇主担保或必须是CSL名单中“紧缺行业”的技术移民发出签证。其中,半数是签发给已在境内工作和生活的申请者。

  伊云士表示,联邦政府将不停地检讨和修订CSL,在国内劳动市场可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把已成“非紧缺行业”从CSL名单拿走。雇主只能在“本地解决不了急需的行业技术空缺”情况下,才能提名和担保引进外劳。

  伊云士称,联邦政府希望确保移民工人不要在经济低微时与澳洲国民争夺工作职位。建筑和制造业需求已明显下降,部分公司大幅裁员。因此,移民部必须把此类行业从CSL名单中取下。

  工商业界强烈呼吁,澳洲的技术移民政策必须更加“有的放矢”、更具连贯程度,让移民工人真正解决国内技术短缺的需求、而非与澳洲国民竞争工作职位。全澳工商业联合会(ACCI)主席安德逊(Peter Anderson)说,即使在经济低微时,澳洲仍存在技术短缺现象。因此,移民政策不能“时高时低”,否则影响经济发展。

  伊云士强调,陆克文政府将继续致力加强移民政策,但将“审时度势”调整移民名额计划。技术移民政策在刺激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将进一步配合联邦政府的《全国建设与就业计划》、帮助澳洲克服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影响。政府将在制订“2009-10年度移民计划”时充份考虑全球的经济气候状况。

  堪培拉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刘易斯(Phil Lewis)认为,削减移民名额是目光短浅的政策,很可能导致地方就业率降低、技术人才更加短缺。其实,新移民能够创造工作职位,他们需要住房和零售中心。因此,澳洲的移民政策一直被认为起到“有助刺激经济发展、保护国内免受技术短缺威胁”的作用。 (詹奕)

编辑:王海波】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