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汉语教师志愿者两赴尼泊尔支教传播中华文化

2014年04月21日 10:38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陈辉(左三)与当地小朋友合影。
陈辉(左三)与当地小朋友合影。

  一年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陈辉,远赴尼泊尔,通过手势和动作,当上了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向当地的中小学生传递着中国新“符号”。她为外国小朋友能学到一个新汉字而高兴,为多了一个学汉语的外国朋友而振奋。昨日(20日),陈辉再赴尼泊尔,继续她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生活。

  追梦女孩再赴尼泊尔

  昨日(20日),陈辉从北京首都机场登上了前往尼泊尔的客机。今年3月,陈辉完成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任务后回国。“回国后,我想过找一份工作,陪在父母身边,过和其他人一样的生活,但每次想起尼泊尔的那些小朋友,想起他们上课时那种渴望的眼神,我还是决定再赴尼泊尔。”

  陈辉兄妹四个,她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弟弟、妹妹。父母都是农民,在邯郸市郊靠卖菜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五年前,陈辉怀揣着对汉语的憧憬,考入了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去年年初,即将毕业的她突然接到班主任老师的通知,国家汉办将面向大学生招录汉语教师志愿者,录取后将被派往国外的孔子学院传授中国文化。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后,陈辉如愿成了一名赴尼泊尔的汉语教师志愿者。

  异国传递中国“新符号”

  2013年5月,陈辉抵达尼泊尔后,被安排到博卡拉卓越中学,成了一名汉语教师。“那是一所设有孔子课堂的学校,我负责汉语基础和中国文化两门课。”陈辉说,这里的中小学生每周都有汉语课,“我每天平均要上三堂课”。

  陈辉说,刚到国外,一切都特别陌生,并且还有很多不习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那里每天都会不定时地停电数次。”陈辉说,所有的困难都在她走上讲台后全部忘掉了,“课堂上我可以给孩子们讲故宫、长城等中国传统符号,还会给他们解读水立方、高铁等中国‘新符号’,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困难都不再重要。”

  在尼泊尔讲中国年文化

  2014年春节,是陈辉第一次在外过春节,但那天她依然坚守在课堂,并在教室里贴上了一副对联。学生们看着红艳艳的春联,都格外地兴奋。“我给他们讲述着中国的春节和年文化,孩子们都听得特别认真,那堂课我拖堂了。”下课后,她拨通了家人的电话,这个国际长途足足打了半个小时。

  那天,她在街头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点了一份饺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心,饺子端上时,我用手机拍下照片,发给了家人。”

  近一年时间里,留给陈辉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学习汉语的那份热情。“八年级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我给女孩子起的中文名字叫安娜,男孩叫狄盼浩。汉语课安娜都特别认真,我的每一句话她都会记下来。”陈辉说,狄盼浩却是个中国通,他总会在课堂上提到一些中国的城市和地名,“拉萨、北京……他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得知陈辉将离校回国的消息后,狄盼浩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陈辉说,她离校回国前,狄盼浩抱着一幅画跑来找她,“那是一幅他亲手画下的美丽的尼泊尔风景图,里面有博卡拉的湖水和山峰,不难看出他画得格外用心。”

  陈辉说,回国后她将狄盼浩的那幅画挂在卧室,“其实,狄盼浩是在用这幅画表达着对中国教师的不舍之情。”(董昌)

【编辑:王海波】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