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华教人士支招破解师资荒 称“造血”是关键
中国侨网5月27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学生与日俱增,学校除了面对校园空间不足的问题外,最重要就是师资不足的问题。尽管如此,《星洲日报》在询问了华教人士后发现,本地独中对聘请中国籍教师的兴趣不大,主要是因为薪资问题、课程纲要不契合、申请程序麻烦和外国人水土不服等问题。
而且,华教人士认为,比起聘用外国教师,不如将本地教师送到国外培训,会更有意义。
黄循积:独中师资短缺不严重
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主席黄循积接受《星洲日报》电访时透露,多年前本地独中曾有意愿引进中国籍教师,然而在申请签证时面对问题,最后只好作罢。
他指出,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起飞,人民的薪资水平提高,已经超过本地独中可负担的薪资。
“新任职的独中教师薪资大约是1800至2000多令吉不等,无法吸引中国籍教师。此外,校方还要负担来回机票、申请准证和其他生活方面的协助,并不容易。”
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据他所知,目前本地独中师资短缺的问题并不严重,而且比起小学更具伸缩性,能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
另外,他表示,独中聘请本地教师会更有优势,因为外籍教师对本地教育环境不熟悉,无法同时应付马来语、历史和地理等其他科目。
童星存:理科班师资较缺乏
新山宽柔中学董事长童星存表示,目前宽中两校共550名教职员,他指出,师资较缺乏的是理科班,其他科目则比较容易找到老师。
他指出,以理科班为例,数学、化学和物理等科目大多以中英双语进行教学,中国籍教师若未必能够胜任,
他认为,如果外国教师在退休后有意愿到本地独中教书,他乐见其成。不过,相关的申请程序必须透过教育部,即使独中有意聘请,也不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