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自2006年秋季希林UIC中文学校开办三锐韵语游戏教学实验班至今,已近两年了。
究竟教学效果如何?这不仅是海外中文教育领域的老师、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所瞩目的焦点,也是探讨今后海外中文教学方法和走向的一大课题。
克服时间环境等不利因素
北美的大部分中文学校都是周末开班,孩子们一星期只上一次中文课,加上寒暑假,一年里孩子们实际学习中文的课时不到100小时。
众所周知,中文最常用的字汇量大约是2500个,如何让孩子们在高中毕业之前学会这2500个生字,并可运用自如,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长期探索和解决的难题。大家知道,学习语言的最有利条件就是社会的语言环境。在海外,我们没有这种学习中文的优势。一个星期七天中,只有一天学中文,依孩子的天性,忘记课上所学是必然的,这就需要家长们付出极大的努力、精力和时间来帮助孩子们复习、巩固,而这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孩子们学习五六年后,生理、智力水平与所学的中文内容就不匹配了,因为这时孩子所学的生字还远不够阅读一般文章的水平,也就是说孩子没有什么成就感,因而这个时期的教学会使孩子产生挫折感,使中文教学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分散识字、齐头并进的教学内容拆开来,根据孩子生理成长变化的特点,不同时期施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最终减轻孩子和家长的负担,让孩子们像在全日制学校中学习那么轻松呢?
韵语游戏教学法的原理
三锐韵语游戏教学体系是根据古人用的集中识字方法,在对儿童生理、智力生长时期进行了深入研究后研发出来的。其目的是先教会孩子识字阅读,重点在于培养、训练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然后再根据教学进度逐渐适度地加入“写”的教学内容。有些家长会问,如果不先练写字怎么能记住生字、生词呢?其实,3-6岁的孩子正处在所谓的“形象记忆”阶段,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孩子习惯于靠记忆认识外部世界。比如家里来客,家长让孩子叫“叔叔”,他就记住叫“叔叔”,下次再来,他就知道叫“叔叔”,至于“叔叔”的含义是什么,孩子并不知道,只是随着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才能了解,但是他们见到看起来比父母年轻的男人来家里做客都会称呼“叔叔”。三锐韵语游戏教学就是利用孩子这种“形象记忆”的特点,把生字表编成琅琅上口、合辙押韵的韵文,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通过特殊设计的教学环节、步骤,实现一节课认、学16个生字的教学效果。同时,孩子们借助韵文可以很容易回忆出学过的生字,再也不像通常的生字表只是生字的罗列。这里需要重点指出的是,三锐韵语游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识字。随着孩子学习的推进,阅读的教学比重逐渐加大,这种方法最终会让孩子养成找书阅读的良好习惯。全部三锐韵语游戏教学课程按北美周末中文学校的学时,大约需要3年完成。试想,如果孩子5岁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文,到七八岁时可掌握2500个常用字,这样,他们就能正常阅读一般的文章而没有太多的生字,其成就感可想而知。
实验班有了可喜成果
希林UIC中文学校的孙方敏老师是具有十多年北美中文教育经验的老师,由于三锐韵语游戏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我们惯用的“听、说、读、写”完全不同,孙老师刚接手实验班时所遇到的困难是常人想象不到的。从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到改变教学手段和方法,再到如何根据孩子的生理特点恰到好处地掌握三锐韵语游戏教学的步骤、教学环节和教学进度,孙方敏老师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辛劳。由于三锐韵语游戏教学要融入北美周末中文学校的教育体系,所以,孙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使教学过程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今年年初在中国国务院侨办举行的《2008年中国知识竞赛》中,实验班的柯佳林、郭凯昊两位小朋友也参加了考试,据现场观察,两位小朋友完全不是靠背诵来答题,而是靠阅读答题,郭凯昊同学大约用半小时就答完了所有的试题,只是在监考老师的坚持下,才留下来复查试卷。他们学中文还不到两年,也是该竞赛中年龄最小的参赛者。两人都得到了属于及格的鼓励奖。
现在,孙老师对于三锐韵语游戏教学实验班的教学已轻松自如;孩子们知道怎么学,潇洒超脱;识字教学步骤一环扣一环,识16个生字一气呵成;阅读部分中,孩子们一字一句,发音地道,字正腔圆。
时至今日,教学过程不再需要游戏教学内容,孙老师适时加入了书写教学的内容,一边学笔画,一边练写字,孩子们“听”没问题了,又学认了2100多个生字,一笔一画写出来的字端端正正。根据教学进度,孙老师准备在适当时期加进汉语拼音和查字典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在结束三锐韵语游戏的教学后,不仅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还具备了完全、自主的“写”的基础。可以预见,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北美的周末中文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跟AP中文或者汉语水平考试(HSK)接口已不再是天方夜谭、高不可攀了。(《华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12期/何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