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生旅途中,留学海外为我们扮演更多的社会角色创造了机会,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做中文教师。留学法国这几年,我一直在教法国学生学习中文。之所以学业和工作再忙碌也不曾放弃,实在是被法国人学习中文的热情所深深地打动。隔着欧亚大陆,不一样的相貌、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自然环境、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不能阻隔他们对“中国”的求知欲望。每一次的备课我也毫不马虎,认真地挑选难度适宜的文章与法国学生一起学习。就算不能完全做到《师说》里的“传道、授业、解惑”,我也要用认真的态度来回应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抑或更是一种由心而生的共鸣。
在这个网络日益发达和完善的数字时代,身边的华文报纸种类不多,最经常阅读的就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我习惯把报纸带在包里,乘地铁时也可以随时翻阅。在铺天盖地的法语世界里,打开一张红色报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自成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看到《学中文》这一版,我就留下来去复印,为教中文做准备。
随着学习的深入,法国学生的中文水平也在提高。一次我看到海外版上刊登了一篇评论多元文化并存和发展的文章,尽管篇幅较长,语法内容难度也较大,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这一次我们要读一读真正的中文报纸。”当我把复印好的文章拿出来时,法国学生睁大了眼睛,怀疑的眼神里写满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个小时的学习后,全文终于被我们精读完成。文章的精彩早已驱赶走了疲劳,法国学生被文章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文字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只有学习好了文字,才能更深度地去了解另一种文化的魅力,更能消除偏见。”法国学生对此深信不疑,一个劲儿地强调这才是媒体应该传播的交流方法,并追问我这篇文章是从哪里找来的?于是,我从包里拿出报纸,指着那红色的报头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报。”法国学生听后,非常惊讶,一连问了好几个“真的么?”看着那一双双睁得大大的蓝色而清澈的眼睛,我点点头,而且我知道:从这一刻起,长久以来围绕在法国学生耳边的很多不公正的报道已经不攻自破,一种新的而且是更加客观的对中国和对中国媒体的认识正在法语世界中建构。(《华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7期/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