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消息: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发表社论说,今年小六检定考试华文考题,不但无法直接测试小六生的华文水平,也可能引起混淆,或产生一种“华文科很难考”的印象。因此,当一些考生在未来求学过程中,担心华文科会影响整体的表现而放弃考,这对华文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文章摘录如下:
全国小六检定考试(UPSR)已经于周四结束,逾51万名小六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目前最关心的,莫过于年底公布的成绩。不过,今年华小学生的家长多了一项担忧,因为,今年的华文科试题比往年深奥得多。
家长、校长和老师纷纷发表他们的看法,对于考试题的评语包括:不可理喻、属于初中华文水平、连教师也要查字典才知道正确答案、模棱两可等等。结果有些学生放弃作答,有位家长透露孩子作答时“一塌糊涂”。一些教育界的人士因而担心会影响华小小六生的整体表现,如不能考获全A的佳绩。
这里有两项问题必须省思,第一是小六华文科考试题有必要那么深奥吗?其次是针对UPSR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
首先,今年的UPSR华文科试题对于小六程度来说,的确比往年深奥,否则就不会出现难倒教师的情况。其实,所谓深奥,是因为出现不少模棱两可的考题或答案,这里列举其中一题:第13题:“这是给你展现才华的大好机会,你可千万要好好把握。”哪项是句子中“展现”的反义词?A、糟蹋;B、埋没;C、抹杀;D、压抑。标准的答案也许是“埋没”,但“糟蹋”与“压抑”又如何?
根据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指出,这次的考试题注入了新的元素,即创意联想。考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他们有独立的思维,绝对是正确的,但这必须在平时教学方面贯彻才能见效。
其实,严格来说,若是往“创意联想”来作答,上面所举的例子,是可以有不同的答案的。“展现”才华的反义词可以是“埋没”才华,但同样的,当一个人的才华被埋没,不是等于糟蹋了一个人才吗?一个人的才华不能展现,被埋没,不是等同另一种形式的压抑吗?当然,有关方面只接受一个答案,一个当局认为标准的答案;这其实与创意联想、刺激思维互相矛盾。
事实上,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考试的最主要目的是测试他们对有关科目的知识水平,若是语文考试则应该注重对有关语文的掌握能力;就好象小学的英文教数理课题一样,要提升小学生的英文掌握能力,应该从语文着手,而非影响及对数理科的理解与表现。
今年UPSR这种模棱两可的试题,不但无法直接测试小六生的华文水平,也可能引起混淆,或产生一种“华文科很难考”的印象。这批华小的小六生明年就会升上初中,相信大部分会在国中就读。如果UPSR的华文科试题如此深奥,他们会否在初中三的PMR与中五的SPM继续考华文科?中学华文科考卷向来予人“很难考”或不容易考取1A的印象,因此,一些考生担心会影响整体的表现(即必须全A),而放弃考华文科。这对华文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各方的反应显示我们的社会对考试的重视,即使只是小学的UPSR,也要争取全A的辉煌。在中学,特别是大学,个人的学术成就无疑是重要的,因为这与个人日后的专业或出路息息相关,但是,在小学阶段,过于强调考试成绩,有时候可能弄巧成拙。譬如,现今的华文科试题这么深奥,会不会有些小学生感到挫折?如果他们向来注重考试的成绩,一旦成绩不理想,会否产生负面效应?这是各方所必须正视的问题。
教育部在此事件上除了必须谕令考试局彻查,也必须深入的研究如何实行有创意、训练独立思维的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