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18日刊文,对是否让孩子重新接受《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并以此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要孩子去背诵一部《弟子规》,那倒不如看一部像《大长今》那样饶有趣味又充满正面道德价值的电视剧更容易接受熏陶。
文章摘录如下:
有人终于能以坦然及诚恳的态度出来对《弟子规》及类似启蒙读物的价值置评,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也表现出一份对新一代德育视角的清醒。
当然这并不等于就此否定《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曾拥有过的历史价值。毕竟它们表征着某特定时代的启蒙方式,它们既是几百年前某类型社会的德育风气反映,也记录着适用于当时的教育心态。
但是,人的生活价值与心态需要,是在与社会的转型不断相互抗衡及不断相互适应中而演变的。而任何社会的新一代人们,都会因为种种社会价值的逐渐改变而作出适应性调整。
须让小孩在生活中作出判断
世上没有绝对的价值。比如数千年前奴隶社会,恩泽天下的“仁政”或真有其积极性,但今天也就难说,搞不好“仁政”只会养出一群惯性依赖、主见软弱、因循苟且的百姓。
又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你的敌人”、“明哲保身”等等,这些在某时代某社会里的思想教条,放在今天已不一样的社会里,不见得就真的具有现实意义。
或许,当初有人重倡《弟子规》及类似的过往启蒙价值,是看到我们社会在逐渐物化的风气中许多传统道德价值也随之失落了,情急之下,才会翻箱倒笼找出一条旧鞭子来。
这份将忧患诉诸力挽狂澜的行动,本意是好的。但这做法,对这条旧鞭子如何就能有力量去更改道德逐渐疲弱的现实欠缺考量,以为只要刷上传统重量,就能止住道德萎靡的塌方,这却是不现实的。
说白了,任何社会的道德与不道德,该社会对两者的鼓励及抑制,在实施上都有着与时代关连价值的对应性。人类的社会与生活一直在改变,这个与时代关连价值的对应性,也必须随着改变。
小孩子背诵《弟子规》时或许得到一个道德认识,但放学后他面对的是另一套价值环境,能不能对得上还是另回事,他如何能把学到的道德认识在自己生活种种里作出判断,那才是问题。
道德模塑要靠有效沟通
所幸是,无论哪类型社会或哪种人际关系生活,在人性里始终垫支着一份能辨别真善美的良知。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这个物种能超乎其它而组成社会以至国家的特有条件。
无论是哪个种族哪个文化,真正的人伦价值都会在其社会经过群体的适应、群体的相处、群体的辨识中得到共识。
虽然各个社会文化有别,其道德观念或行为呈现出来也有所分别,但从人类文明的宏观角度上看,历史证实了倾向追求美好仍是世上处处人性道德的基本主题。
除了不能避免道德价值在时空改易而须要经过一番相对应的适应、厘清、通融与沉淀之外,另个问题还在于灌输的方式。
究竟要通过何种适用于其本身社会现状的方式去进行道德模塑,绝非放诸四海能够一刀切的事,也许还得像各处不同的流行感冒那样,不能用同一种抗生素来作治疗。
而“沟通”的有效性,更是首要考虑到的。
假如我是个孩子,要我去背诵一部《弟子规》,那倒不如让我看一部像《大长今》那样饶有趣味又充满正面道德价值的电视剧更容易接受熏陶。
要达到更有效的沟通,就是要在教育上找出哪种能更舒畅交流的对话方式。其中要关切到的,还包括对内容的兴趣、传递的手段、参与的热情,鼓励的积极性,以及对平等及友善的尊重。
笔者认为这才是跟上时代的教育方式。
人类的生活谓之“生活”,就因为生命是活的。活的意义更包括转变及不断去适应这个转变,并且,各个文化及各个社会如何去适应这个转变,就是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大教育。(吴韦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