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消息:1979年在新加坡诞生了“讲华语运动”,旨在鼓励当地华人放弃自己的方言,转而以华语进行交谈。新加坡联合早报网17日刊文说,30年来,讲华语运动旨在鼓励的对象,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而静悄悄地改变了。要华文华语成为本地社会的更高级语言,显然还需政府和社会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推动。
全文摘录如下: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如果将讲华语运动比喻为一个人,那这个在1979年9月7日诞生的“青年”,在经历漫长的成长期之后,应该已到了小有建树的“而立之年”。
改从文化观点出发
在这30年间,讲华语运动旨在鼓励的对象,也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而静悄悄地改变了。早期是为了鼓励华人放弃讲惯了的方言,如广东话“你食咗未?”(意即你吃了没?),现在要“修理”的也许是讲新加坡式英语You eat already or not?(正确说法应是Have you eaten?)的年轻人。
事实上,从当初为打破不同方言社群的沟通隔阂,到后来以文化观点出发,侧重提高人们对华族文化的鉴赏水平;从当初针对市井小民,到后来因本地华人已能用华语进行一般会话,而将重点转向平日以英语交谈的华人,尤其是专业人员。这些变化无疑都印证了讲华语运动实实在在的成长过程。
回首这项全国性运动的首个十年,当时由新加坡前总理、现内阁资政李光耀掀开序幕的讲华语运动,主要有两大目标,即让讲不同方言的华人拥有共同的沟通语言,以及掌握母语以传承华族文化。
按照新加坡政府在讲华语运动推行十年之后所公布的调查结果,来自家中主要讲方言的家庭的小一华族学生,已从1980年的64.4%降至1989年的7.2%;在巴刹和小贩中心与顾客讲华语的小贩,则从1979年的1.2%增至1989年的21.9%,总算是达到李资政当年为这项运动所定下的目标:即在五年内让所有新加坡华族学生放弃方言,改讲华语;10年内让华语成为咖啡店、小贩中心和商店里华人常用的语言。
在讲华语运动进入第二个十年时,方言问题基本上已解决,本地绝大部分的华人都能以华语进行一般会话。然而,尽管当局有心推动,华族文化传承作为讲华语运动的第二目标,却似乎没取得令人同样鼓舞的成绩。
同时,本地社会受到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加上很多受英文教育的华人也以英语作为工作和社交语言,导致年轻一代的华文水平普遍下降。因此,90年代的讲华语运动目标,开始转向受英文教育的华族。而在提升华语的使用地位的同时,它的文化价值也更被强调。
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前部长、现外交部长杨荣文在1998年的讲华语运动开幕式上就指出,文化是给予人们内在力量的泉源,如果本地华人仅使用英语,任凭华语沦为只在学校教导,不在家中使用的第二语文,他们将因流失许多内在力量,而成为“根浅”的人。
讲华语运动这些年来得到一些助力,也遇到一些阻力。最大的外在助力当然是中国经济开放,对务实的新加坡人学习华语所产生的推力。这项运动所碰到的阻力则大多来自内部。除了少数种族曾担心这项新加坡全国性运动会让沙文主义抬头,一些公务员及家长对待讲华语运动的消极态度,也常令人不禁摇头。不过,经过当局一再宣导,少数族群已了解讲华语运动的对象是华族,公务员对待讲华语的民众的态度也有所改善。
进入21世纪的这十年间,虽然讲华语运动在形式表现上更加丰富多彩,比方运动的主题越发带有时代感,如“能用华语是福气,别失去”、“讲华语cool”、“讲华语,你肯吗?”,但是运动的背后因缺乏更新的目标,而稍嫌缺乏新意,让人感到这项运动似乎碰到瓶颈。
在2000年以后主持讲华语运动开幕式的部长,反反复复都是在重申华文对新加坡华人的重要文化意义,以及培养华文精英有助新加坡同中国这个大国打交道时,比其他国家拥有更大的优势这个经济价值。
比起前两个十年的明确目标,讲华语运动的推行在第三个十年间,充其量只能算是在大环境的逆流中试图延续一项还没达到目标的运动,尤其是在文化传承及提高年轻人的华文水平这两方面。
当然,如果以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曾为讲华语运动所定义的成功标准,即人们在使用这个语言时,必须感到一丝熟悉和亲切感来看,要华文华语成为本地社会的更高级语言,显然还需政府和社会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推动。这就是只要新加坡全国推广华语理事会存在的一天,都必须承担的最艰巨且重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