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报道,大马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日前表示,槟州政府开放给州内124所华小、国民型中学及教会学校申请的450万令吉拨款,将直接存入成功申请的学校董事会户头。
林冠英是在2月28日与槟州10所国民型中学的董事部代表进行交流之后,做出以上决定。
他指出,华校一般拥有三个户头,即政府户头、董事会户头和建委会户头,为了方便起见,各校董事部一致赞成州政府直接将拨款存入学校的董事会户头。
林冠英也表示,为了避免总稽查司提出质疑,他要求各校董事部致函州政府要求上述拨款,并于日后呈交账目。“学校致函州政府要求拨款是州财政提出的事项,是为了避免总稽查司质疑州政府的教育拨款。如果华校校长不想致函州政府而开罪教育局,也可以由学校的董事部发函。”
他说,槟州政府将在不久之后发出指南,凡是有根据指南申请上述拨款的学校,州政府将根据需求考虑他们的申请。
林冠英表示,450万令吉拨款要如何分配给124间学校也需要进一步讨论,不过当被询及是否每间学校都能获得拨款时,他却不愿详谈,只说一切交由槟州华教事务协调委员会主席章瑛处理。
各源流学校一视同仁
林冠英表示,尽管450万令吉拨款不足以完全解决124所学校所面对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槟州政府承认华校是大马堂堂正正的学校,不应该存有半津贴或一令吉对一令吉补贴之谈。
他说,华小和淡小设备不但比不上国小,而且还被人犹如乞丐一般对待。“我曾看过国小国中把桌椅丢掉时,还问华小要不要拿去使用。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竟然看过一间华校的学生坐在只有三支脚的椅子上课。”
他说,上一代(前朝政府)的错,不应该由下一代(学童)承受。何况国内共有6万名非华裔学子在华小上课,华校无疑对栽培人才,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他说,槟州要成为国际都市,学校也必须达到国际标准,因为教育非常重要,教育是所有成功国家的秘诀。
冀槟州成区域教育中心
林冠英指出,州政府大力扶助教育发展的另一个目标是希望槟州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区域教育中心,吸引国内外的学生到槟城求学。
“要达到这个目标,槟州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学校,包括政府及私立的大专院校。大家都知道,国民型中学的基本特征除了包括保留华文校名、校长、教师及学生以华裔占大多数外,还包括华文科编在正课时间上课,同时通行华语。”
他说,在整个槟州,由于学额有限,华小学生要升上国民型中学就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换句话说,能够在国民型中学就读的学生,是比较幸运的一群。
“华校的数理科成绩,向来领先其他源流学校,而华校生在小学时期,全都以母语学数理,所以中央政府不应该试图在华小全面推行英语教数理政策,华小的数理媒介语必须是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