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二届全美中文大会让与会者切实感受到了美国汉语学习热潮的不断升温。与会的美国政界、商界和学界人士表示,把汉语列入更多中小学课程非常必要,不仅因为中国日益上升的国际影响,也因为学习汉语有利于使美国青少年成为面向21世纪的开放型人才。
全美中文大会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和亚洲协会联合主办的以推广汉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学术会议,旨在促进全美各地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的交流,推进美国汉语教学的发展。这也是美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汉语教学研讨会议。首届全美中文大会去年在华盛顿举行。今年的大会尽管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召开,全美各地汉语教学机构的参与热情丝毫未减。会议主办方之一、亚洲协会主席维沙卡·迪赛说,这是美国汉语学习热潮的一个明证:“如今美国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不断增加。实际上,仅仅在过去3年中,全美的汉语教学项目就以200%的速度增长,在社区学校、市、州、联邦政府以及私营领域普遍铺开。汉语学习项目的猛增从一个方面展示了美国对中国作为21世纪世界大国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的大学一般都设有汉语课程,此外,1200多所中小学也开设了汉语课程。除了中国日益上升的国际影响带动汉语热升温之外,迪赛说,推广汉语教学有利于学生们拓宽视野,培养全球性思维:“2001年亚洲协会发布了一份题为《亚洲和面临全球化的美国青少年》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体系应该更国际化。我们的青少年应该学习别国语言,以增进相互了解。他们才是在21世纪建设未来并与他人分享未来的力量。”
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嘉士顿·凯帕顿说,语言有时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成为国家间促进相互关系的基石。他说:“有人说一个人语言的边界就是它世界的边界。如果我们不了解其它国家的语言、不欣赏他们的文化,我们之间就没法建立真正的联系。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加强语言的沟通,更要促进文化的共鸣。这是建立国家间牢固关系的基石,也是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先决条件。”
凯帕顿和迪赛表示,人们欣喜地看到美国的大中小学目前加强了对外语学习的重视,其中汉语教学成为一大亮点,不少州在纷纷上马汉语项目。犹他州州长乔·亨兹曼说,在中小学推广汉语是犹他州教育体系的一个发展重点,现在该州82所学校有6000多名学生学习汉语。亨兹曼对汉语教学的重视与他本人的中国文化情结不无关系。他笑谈自己是美国唯一的能说流利汉语的州长,他还喜欢研究儒家学说,认为这有助于他的为人处事之道:“我们美国人必须要更多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政策。如果你要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或者文化,你必须要了解普通话。所以在犹他州,我们觉得我们的学生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学中文。”
亨兹曼并不讳言从实用角度讲,学习汉语是一项重要的投资。他说:“我在犹他州把学习汉语作为一个重点是因为从长期来看,中国将是我们最重要的伙伴,而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将大大有助于促进我们的关系发展,加深了解。所以我们对汉语教学提供了资金和其它方面的支持。从长远来看,这是很重要的投资。”
李雪梅是康涅狄格州一所高中的汉语教师,带六个不同程度的班,她说学生们学习汉语的热情挺高。他说:“我觉得我们学校学习中文的热情蛮高的。有的学生对中国的语言文化非常感兴趣,还有的家里是商人,学生本人以后也想到中国去经商,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学习中文。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不止是课堂教学,还有些文化活动比如说新年晚会、国画、书法、唱中文歌,激发他们的兴趣。我觉得这一年下来他们进步都很快,其中有一个学生还获得了第四届美国汉语桥高中生演讲比赛一等奖。我觉得特别欣慰很有成就感。”
参加全美中文大会的各界人士在赞赏汉语教学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讨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比如不少项目很新,但经验不足,并且从整体上缺乏有经验的教师和合适的教材等等。与会者表示,这次大会就是一个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以推动汉语教学的继续发展,满足美国不断增长的对汉语人才的需求。(王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