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社团举办华文讲座 分享中文学习经验
2009年06月08日 13:02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华文教育讲座,左起,戴毓君、刘李凝、王伯蒂、赖怡如、朱文强、李珠兰。 (刘冲 摄)
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由美南国建会举办的科学技术研讨会暨年会6月6日在糖城酒店举行,当日共举办了多场性质不一的演讲。
以“面对华文教育的海啸年代”为主题的华文教育讲座别开生面,主要探讨教材与教法,家庭与学校的互动。主持人李珠兰带领老年讲者朱文强,与另外4名年轻讲者,与听众分享新移民和华人第二代学语言的经验。
朱文强首先发言,说出了自己学英语和国语的道路。他说他们这一代人来到美国,为了谋生先自学英语,到了退休后还要学习国语,是为方便与新来的华裔移民沟通,更重要的是,学好华文是对自己身分的肯定。
接着,王伯蒂、赖怡如、戴毓君、刘李凝四位华人第二代先后道出自己多年学习中文的成功经验。
第二代华人大多从小就被父母送到中文学校去,但孩子们真正开窍主动去学华文,是当她们感到自己有异于身边其他族群的小朋友,这种文化与族裔认同的混乱,驱使她们去寻根,而找寻父母足迹的同时,她们会发现不能没有华语的帮助。
这四位第二代华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华语,据她们说,学华语除了家庭日常的训练,必须加上与中文学校里的其他华裔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在华埠其他才艺学校进修,华裔老师选择的教材也有助于中华文化的灌输。
华人家庭生活的点滴累积,与祖父母的相处等,更是让中华文化的在他们身上沉淀,这些日积月累的沉淀是驱使她们主动去学中文的因素。
她们分别从自己成功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得出一个宝贵的经验,就是父母必须经常注意孩子的学习进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要,绝对不是每个周末把孩子放在中文学校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刘冲)
【编辑: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