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在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驻西班牙使馆与马德里孔子学院、亚洲之家、瓦伦西亚大学孔子学院、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塞维利亚大学语言中心共同举办汉语教师短期培训讲座。第一站是瓦伦西亚。
6月10日上午,二十多位中文老师准时到达瓦伦西亚大学文学院,也是瓦伦西亚地区的中文老师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大家都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这些中文老师中有刚开始教汉语的新手,也有已经教学几十年的老教师。女老师占绝大多数。一部分老师参加了去年的培训,相互之间已经认识,半数左右的老师是第一次参加汉办的讲座。
来自北京大学的施正宇副教授去年就来过,因为大家对她讲课的评价很高,所以汉办再次派她来到西班牙。施老师感谢大家对她的厚爱,也提到很喜欢西班牙人和在西班牙的中文老师们。
施正宇的研究方向是汉字教学,也一直在一线讲台工作,有很多实际经验。她从祭祀开讲,汉字的创造和演变就是中国文化历史,在引经据典中,从甲骨文到小楷的演变中,为大家讲解了许多汉字的本意。提到与“衣服”有关的汉字时,施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汉族人什么时候开始穿裤子?这个问题也是前两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题目,由此谈到当时的服饰特点。大量的图片和字库使大家学得兴致勃勃,这些教学内容在施老师的新作《原原本本说汉字》中都有。
杨德峰教授的语法课很生动,因为许多问题是他的外国学生提出来的,所以杨教授的内容很有针对性,比如“的”,“了”的用法,但是要根据学生水平教学,对初级水平的学生只讲其中的一部分用法,如果一次性将所有用法都灌输,只能适得其反。可是杨教授的课时很少,区区三小时,意犹未尽,大家纷纷向杨教授要讲义电子版,用于以后的自学。
东北师范大学林树田副教授讲到母语对汉语教学的影响,请每一位汉语老师讲述自己的经验,使大家有机会了解其他汉语老师的教学风格。最让大家高兴的是可以练习书法和中国画,学习剪纸和绘制京剧脸谱。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的何旭东老师最年轻,但是在绘画书法上很有造诣,不但有自己的画室,还在苏州中学和福建泉州陶瓷学校任教。面对我们这些没有基础的学生,何老师先概括了书法和绘画历史,然后现场演示,让大家克服畏难心理,大胆尝试。
多年没有摸过毛笔的老师们一笔一划得认真练习,平心静气,知道只有坚持才能有进步,而不是一个下午就能出奇迹,但是画水墨画时,的确有些小奇迹,有的老师第一次在生宣上作画,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可见还有未开发的才能。
陈嵘老师的剪纸课也创造了奇迹,许多学员第一次剪纸,但是所有人的作品都很漂亮,从三瓣花到五角花,自信心和创作热情高涨。
陈老师图解了绘制京剧脸谱的过程,可是没有时间动手操作,真是太遗憾了!
培训结束后,瓦伦西亚的汉语教师们纷纷表示,感谢汉办、孔子中心和中国使馆的精心安排,他们希望下次的课程安排能给美术老师们更多时间,丰富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给艰难的中文学习注入新元素。(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