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汉语桥”:西方年轻人借汉语热寻中国机会
2009年07月28日 11:27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中国是一个机会多的国家,尤其是工作方面机会。我希望明年来北京或长沙留学,毕业后或许能在这里找份工作。”澳大利亚大二学生隆龙告诉记者。
作为第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晋级复赛的112名外国选手之一,隆龙7月上旬应邀来华参加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复赛和决赛,以及在中国多个城市的文化体验活动。
让隆龙兴奋不已的不只是湘西凤凰秀美的风光,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所展现出的“机会”更加诱人。
隆龙说,他一开始只是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感兴趣,但这些年来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于是逐渐产生学好汉语、毕业后在中国从事商科领域工作的念头。
另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选手福莱特说,澳大利亚企业参与设计了北京著名建筑“水立方”。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他从那时开始对中国市场产生兴趣。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任姚喜双教授说,“汉语桥”比赛在世界各国举行预赛,入围选手受邀来华参加复赛和决赛,赛事规模大、影响远。
姚喜双说,与先前几届比赛相比,这次比赛涉及大约60个国家,参赛选手更多,选手水平也更高。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一般是亚洲选手表现更好,而现在越来越多西方国家选手汉语水平过硬。
“‘汉语热’现象背后是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外界吸引力日益上升。“语言搭台,经济唱戏”,外国人经由书法、饮食、戏剧、舞蹈等文化艺术形式了解中国的同时,更以炽热眼光关注着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姚喜双说。(杨舒怡)
【编辑: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