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报道,大马太平武吉干当区内有11个华人新村,分別都有华小,然而这11间华小大部分都面临校舍残破、学生人数逐减的问题。在武吉干当补选来临之际,校方纷纷向政府“乞求”关注,希望政府能把拨款直接发给校方,同时协助学校解决生源短缺的老问题。
武吉干当区的11间华小,除了人数最多的新民华小,有722名学生,十八丁培英有514人,峇东启华有137人外,其余都在百名以下并被归为微型华小,其中大直弄的益华小学如今只有3人。
每当补选或大选来临,那些长期受忽略的领域就会摊开各自的弱点,然后向政府提出各项发展要求。
补选即将举行,大马政府将拨款各华小,这无疑是一项“福音”,学校可以利用拨款来提升基本设施,或展开修筑工程。
不过,这些学校即使获得补选“糖果”,也只是短暂的受益。长期而言,更需要地方政府引进工商业,以刺激经济发展,增加人口,否则华裔新生来源枯竭,学校将来也可能面对自动关闭的命运。
此区的华小因新村华裔人口外流,各校都面对学生人数锐减的问题,有者甚至必须招收友族生来撑住,章吉遮令育群华小就是其中一个,此校今年共有16名学生,其中有6名是友族生。
上述情况最严重的应属有55年历史的微型华小――巴东牙也华小。2008年,此校的最后一名印裔学生毕业后,今年就没有新生,因而面临自动关闭的困境。所幸,在马华的协助下,此校成功迁往怡保翠林城,但也使武吉干当区的华小数目,从原有的12所降至11所。
再者,大直弄郊外海岛的益华小学,目前只剩下3名学生,预料在没有新生来源下,将于2012年面临自动关闭的命运。该校董家协向马华霹雳州副主席何章兴反映迁校的心愿,希望保住学校。
时值武吉干当补选,政府势必更加关注补选地区的华校发展,必会循例派发选举“糖果”,但“糖果”对于这些华小的功用是否实际,或者政府应该有长期性的计划,才能让这些华小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