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圣公会中学是传统的华文学校,由于当年得校长邓佩如却规定每周两天为“讲英语日”,使得学生如今都能很好的掌握中英双语。
140多名毕业于圣中的老校友,近日回到校园旧礼堂聚会,他们笑着、闹着,一起诉说年少在校念书的点点滴滴,会场沸沸扬扬的,温馨之情四溢。
顿时间,这群已过不惑之年,早已为人父、为人母的昔日同窗,个个变成当年的小伙子、小姑娘,兴奋地相互嘘寒问暖,希望在那流逝的30年岁月里,寻回串串几乎遗忘的美好时刻。
贴心的聚餐筹办委员会,除了安排当年任教的40名老师同往叙旧之外,还花费一番心思,为每个出席同学制造附上毕业纪念刊照片的名卡,所以参加校友尽管音容已改,彼此都能很快地把对方辨认出来。
在会场最常看到一幕,就是大家指着别在彼此胸前名卡的照片,和站在面前的老同学比较,一边笑叹自己老了,一边夸赞对方风采依旧。
已经移居澳洲柏斯18年的李萍萍,看到整30年不见的老同学,激动地流下泪来。她说:“好多同学毕业后就不曾见过面,去年12月聚会日期一定下来,我就订了机票,等待这一天到来。”
创立于1956年的圣中,在1979年获选为新加坡九所特别辅助中学之一。
这批阔别多年的老同学当年是在传统价值观气息浓郁的华校求学,对曾经循循善诱过他们的老师,仍然深深感激。
圣中是传统华校,但当年校长邓佩如,却规定数学和科学以英语授课,还坚持每周两天为“讲英语日”,强制学生在那两天只能以英语交谈。
如今,这些在社会上有所为的圣中校友,终于了解校长当年的用心良苦。
聚会筹委会主席王棕材忆述当年情景说:“校长非常严厉,今天我们个个都能很好掌握中英双语,受惠于校长当年的政策。”
当晚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全体学生聚集在礼堂门外,迎接特地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飞回新加坡的邓佩如校长。
取名为“圣公会中学重温旧情三十载大团聚”的团圆聚餐会,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筹备,王棕材说,一帮老同学在2006年圣中庆祝50周年校庆的时候,发现1979年毕业生反应欠佳,到场同学只有区区9人,才萌生了召集同届同学联系的念头。
筹委会副主席陈厚强说:“在社会上打滚了30多年,失去了年少时的纯朴,所以我们希望在聚餐上让时光倒流30年,回到我们最纯朴的年代,重拾最纯真的友情。”(林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