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药”从何而来
2009年08月27日 14:22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到药材铺里买药,又称为“抓药”[粤语“执”(谐音)]。这里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唐代药王孙思邈常外出行医采药。因为采的药很多,且性味功效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在一起。
为了分类放置,他特意做了一个有许多小口袋的围身。一次,他行医采药到一个村庄,听到一阵狗叫,只见一妇人躺在地上,喊声十分痛苦。原来她被狗咬伤了,鲜血直流。孙思邈急忙从围身口袋里抓出一种药来,给她敷上,不一会儿血就止住了。围观百姓惊呼:抓药真灵。
药王就是这样采药到哪里,行医到哪里的。他给病人诊治后,就从口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药来,所以人们就把这叫“抓药”。
后来人们开药店,为了使众多的药物不易混杂,更便于分类取药,店主就仿效药王的办法,把药柜内做成一个个格子的抽屉,抽屉里再隔出三或四个方格,以此来放置药材。而抽屉外则写上中药名称,这便称之为“百子柜”。
直至今日,我们去药材铺买药仍叫“抓药”。(佘自强)
【编辑:董方】